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乐府变十章 其二 黄河来

乐府变十章 其二 黄河来

明代 王世贞

黄河西来昆仑,小复前汇玉关。自是白羊楼烦。汉将所筑城,犬牙其间。

敌阑入之不休。橐驼騊駼牦牛。控弦穹庐四周。自我失新秦州。

与敌杂治共繇。

大夫大夫,曾君忧虞。人吏买马具车。诘朝慷慨就途。

上请誓剑玺书。

咄嗟大夫,不睹长安之城,武安魏其。日夜引绳龂龂,千金偏行奚为。

金吾白发之赫哉天威。

咄嗟大夫,不见兵出玉关,乃见藁街之西,不悬郅支,乃悬大夫。

万水东流,鱼西上钩。谁独为敌,人快私雠。咄嗟大夫,乃为相君快其雠。

咄嗟大夫气尽,不复欢谣。离离山下苗,托荫山上桃。

风吹桃根堕,苗行代桃焦。可怜生无常,生死借人骄。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乌鸦庙

明代 王世贞

不学淮南鸡犬,一时相随上天。试问丛祠受赛,何如江畔迎船。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哥舒明驼难得,道将快牛未逢。借问长安相府,何如兼领司农。

魏济南顺甫寄过李于鳞之作

明代 王世贞

翩翩露冕拥朱轩,十二诸侯济上尊。才大梗阳无讼狱,政馀元礼有登门。

齐风共许中原色,楚些能忘大泽魂。枫叶寒云空自晚,欲将憔悴傍谁论。

弥陀寺遣暑作

明代 王世贞

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九

明代 王世贞

黄雀入水为蛤,青鸠乘春化鹰。升沈偶然所遇,强弱岂尔之能。

平城歌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汉天子,何神灵。韩彭死,冒顿生。

下彭城而南微雨即事

明代 王世贞

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浊酒两三行,聊以佐归怀。

卫河四首

明代 王世贞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
那比下江船,扬帆忽不见。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寿阳乐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箧中辟寒金,制成钗,故试郎君怀。

皇都篇

明代 王世贞

皇都丽宫阙,柏梁复建章。列宿散金铺,驰建绝天阊。

车声属旦暮,马足浩纵横。丞相东阁开,冠盖倏成行。

不爱丞相怜,但爱侍中郎。宇宙销黄金,大海为垆缸。

风雷白日变,精灵俱走藏。昔日平津馆,今为斗鸡场。

步出夏门行四首 其三 土不同

明代 王世贞

西游秦中,板屋以处。东折宋鲁,逢掖章甫。断发文身,以凌句吴。

燕赵慷慨,弹铗歌呼。八方异施,等若五时。义问休畅,所底如归。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天梁之什二章

明代 王世贞

郁彼崇墉,天梁造空。矫如飞龙,脩如螮蝀。越岭汎江,以达大邦。

慄兮慄兮,兆室之室也噫。

郁彼崇谯,天梁造霄。焕若霞绡,伟若云寮。自淮徂漕,以达大朝。

屯兮屯兮,兆人之人也噫。

题梅卷赠虚上人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陇头玉笛吹遍,哀响不到僧家。为问阿师微笑,世尊拈示天花。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

采桑度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侬归亦未久,欢去俄已远。下水一尺深,上篙一尺短。

过故人赵参议饮时以病归

明代 王世贞

当年紫马去长安,岂谓风尘早挂冠。丛桂长谣明月夜,据梧清枕白云寒。

共思河朔诸贤饮,还问平原十日驩。我醉欲为歌伏枥,恐令如意碎琅玕。

短歌行二章送江少卿冕之长沙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忆昨天子明光宫,谁其荚者字文通。黄金骨起骏马色,白羽手却妖狐风。

往日百身不相借,此时尺地难为容。洛阳少年汉廷客,一忤绛灌虚前席。

宣室虽多问鬼神,愿君莫忘长太息。

浣溪沙 春闷

明代 王世贞

窗外閒丝自在游。隔山花鸟弄

苏幕遮 病中夜坐闻隔席欢笑有感

明代 王世贞

翠垆烟,红烛雨。雨底铜壶,滴到难挨处。欲作新诗心自语。

身入中年,怕作关情句。

酒如油,花似雾。谈笑风流,一霎抛人去。病与穷愁相伴住。

笺恳天公,残日休如许。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