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世贞
兄何在,南伐吴。弟何在,北幽都。老父何在,在役夫。
少妇具晨餔,大妇行唤姑。行唤姑,姑不起。溺床下,波瀰瀰。
游南高峰
答周比部胤昌见怀 其一
我有盈樽酒,与子结绸缪。欢悰未逮终,当萦黄河流。
枥马媚其群,三星起相雠。飞藿因风值,飘荡不自谋。
绿绮何方来,含音袅以悠。安得凌霄翰,并起双遨游。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八
脩罗怨为兵刃,调达谤作笙歌。大梵天宫自在,光明不照娑婆。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五
在山亦名小草,辞钓却唤阳鱎。何似一群鸾鹤,饱吃鳅鳝翀霄。
菀菀者丛之什四章
菀菀者丛,孔集维鸒。中一文鸟,其鸣雊雊。岂不尔类,唯尔之夸。
视棘则黍,有救在嗉。踯躅毛跣,块不得吐。凡今之良,无蹈厥队。
嗟我宰父,惟王来绥。畴不兴止,娥媌令仪。五马既同,六服孔加。
密云油油,雨窃其施。淫来无端,亦莫之何。
人有恒言,耳属于墙。堑崧践华,岂曰匪常。逝茀洋洋,至菑汤汤。
何以自明,曜灵西藏。何用重明,纤阿未扬。
机斯伏矣,懵其蹴矣。机之蹴兮,吁骇速矣。机之伏兮,伊胡忸矣。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八
右丞辋川胜地,少傅履道新居。此生大堪假息,身后岂必吾庐。
三五七言 春汎
兰为楫,桂为桨。春波既摇裔,春日仍骀荡。归到横塘市欲收,平林一抹苍烟上。
口号十首 其三
有子莫习抱朴,无师难解参同。觅得生前一物,万古明月清风。
过中山视故人赵参议时废疾者十二年矣 其一
满庭黄叶满床尘,总为人疏鸟雀亲。与说病身应莫恨,何人不是半残人。
口号十首 其五
香积钵底分饭,赵州垆头噇茶。吃了依然不会,问着只索瞒他。
西城宫词八首
雀劳利歌 其一
场禾肃肃雀劳利,雄雀嗉饱向天外。
李子任侠好施予有古朱家剧孟风而文采胜之忽过余下榻留连竟日其空 ...
十年裘马自从容,肝胆中原惜未逢。倦后蓬蒿寻仲蔚,见来湖海失元龙。
青山半入囊中草,明月长寒匣里锋。震泽烟波三万顷,酒船诗卷莫辞从。
口号十首 其四
玄奘欲从西返,道遇达摩东归。我已尽黜义相,百夹千像何为。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七
有子万事非足,无官一身不轻。仙人自来忍辱,居士难矣净名。
读曲歌 其七
青菱白板舫,丝系双桥柱。侬道殊可憎,只解将欢去。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六 玉兰花
结绮张星曲未阑,开帘一笑万花看。霓裳夜色团瑶殿,露掌清辉散玉盘。
自是蓝田通别种,不同湘浦怨春寒。扬州观里空如雪,争似侬家几树残。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一
一贵一贱转眼,得意失意片言。丈夫自管六尺,莫拟轻受人恩。
省坐无赖阅杂册花草禽鸟凡十六色各成一绝漫题其后 其一 凌霄花
枝牵蔓转叶纷纷,数朵蔫红学出群。盘石托根君莫笑,只言身自致青云。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八 小儿谣之五
猴而冠者酣耶,虎而冠者耽耽耶。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西城宫词十二首 其十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江陵女歌
敕勒歌
古八变歌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 其一
舍弟有投赠之作叙致酸楚余不能复续漫集杜句酬之凡十韵
长乐佳 其二
同内外守备参赞诸公大阅有述
赠卓征甫光禄见访弇园作
幽州马行客歌 其四
黄淡思歌 其四
隔谷歌二首 其二
地驱乐歌 其四
信陵行
题梅卷赠虚上人 其一
乐府变十章 其七 辽阳悼
长史变歌
顶生王
读曲歌 其八
企喻歌 其三
仲春二十日后梅花始盛偶成四绝 其二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二十七 借芬阁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六
皇后岩太子岩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三十一 徙倚亭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八 雌霓梁
隰有木之什四章
口号十首 其十
拟古七十首 其六 魏太子丕公宴
东门行二首 其一
高阳王乐人歌 其二
维夏之什四章
吴明卿雪山冰井歌
阻风黄石矶 其二
乐府变十九首 其八 金吾缇骑行
平城歌 其二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 其一 湘妃竹
登邯郸丛台有感作丛壹行
汉铙歌十八曲 其三 艾如张
读曲歌 其六
西山诗 其一 戊申冬以秩祀行作
于阗采花歌
怨朱弦 和王明佐新声慰其不遇名曰怨朱弦
苏幕遮 病中夜坐闻隔席欢笑有感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 其一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 其十七 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 ...
那呵滩
贺新郎 谢汝钦侄惠酒
题东溪书屋其人中丞南溪公兄也
送六君子 其六 六送桢仲于城西关
赠尹生 其二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五 小儿谣之二
西城宫词十二首 其六
宫詹求美长兄七十歌以寿之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