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蒲生篇

蒲生篇

明代 王世贞

青青水中蒲,结根何卑弱。甘无长年固,所卑归履席。

虽蹈剪刈伤,微质终有托。恒恐秋霜至,百卉坐俱索。

荣茂本不偕,云胡先摇落。感此中郁蒸,喟焉芳华烁。

君明倘垂照,埽除安为薄。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

汉铙歌十八曲 其四 上之回

明代 王世贞

上之回,至祠洽。千灵洽,百辟从。上何以幸洽,仁必世帝禧钟。

西臣流沙,安息条支。都梁郁金,符拔狻猊。南荡百粤,下濑苍梧。

孔翠桂蠹,明珠珊瑚。诸夏安服,奇珍咸集。降王母,假太乙。

答神贶,行斋祀。金支彩毦,恍不见际。庸作歌,耀万世。

贺新郎 谢汝钦侄惠酒

明代 王世贞

酒债寻常有。闭閒门、落花芳昼,独吟搔首。可怪袁君相赠后,镇日唯寻绿友。

到骄惹、传杯之手。从事督邮何足较,但醉乡、别业吾能受。

君不见,洗愁帚。

清狂阮籍天应厚。醉醒时、漫开青眼,阿咸为寿。犹有焦生风格旧,试问无功知否。

待徙倚、临风频嗅。曲沼游鱼堪投馔,况隔帘、歌鸟来行酒。

洗盏罢,酹杨柳。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三十一 徙倚亭

明代 王世贞

壶公楼不开,于此待呼钥。长房少须臾,终享尘外乐。

自青州发明卿书有感

明代 王世贞

有客乘舸自忠州,语不惊人死不休。念我能书数字至,悲君已是十年流。

可怜怀抱向人尽,一辱泥途遂晚收。跨马出郊时极目,春风回首仲宣楼。

江南乐八首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妒杀宜城酒,夜夜将欢醉。昨夜欢不来,翻怜醉时味。

折杨柳歌 其八

明代 王世贞

桃花八九月,树头无一枝。女儿作阿母,不作阿母痴。

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八 石流

明代 王世贞

石流者,何汤汤。使者来,自扶桑。赤日所起,烂烂铄金而沃焦地。

不爱宝石来献膏,汎恒沙,攀悬度。奉明主,饵之与天齐数。

连得故里书亲友逝者五六辈皆齿相亚为之怃然有感

明代 王世贞

日子启北辕,密懿遵江垾。念昔火乍流,兹今冰未泮。

如何违盻间,相携就涂炭。冥摄不待符,当暮宁容旦。

百岁若须臾,况乃未过半。虽匪邺下才,能忘子桓叹。

浮荣诱人老,流景疾于窜。慨靡黄金术,可以凌霄汉。

窃聆无生言,庶几叶幽玩。

宿阿曲

明代 王世贞

天门三十六,地户七十二。门门与户户,一一一天帝。

袁丈绳之宪副父母八帙

明代 王世贞

汝南月旦未全微,家庆袁公自古稀。凤有一毛堪作瑞,鸾从比翼见于飞。

千年桃核将行酒,五色神羊入舞衣。最是童颜双映赤,朝来明主赐酺归。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

明代 王世贞

试茶初动蟹眼,临帖更画乌丝。啜罢冷淘槐叶,微吟双调柘枝。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六 玄冥

明代 王世贞

玄冥陵劲,颛顼司藏。肃将天烈,凋攰万象。肃户坯城,家有盖蓄。

夭乔反始,伏蛰敛育。敢托和叔,荐彘与黍。毋泄其真,以为物媪。

游侠篇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碧眼昆崙奴,腰间双明月。杯酒然诺间,寸心纵横发。

三尺吴钩七尺身,为君一掷同秋尘。白虹射日日无色,咸阳道血波溅人。

君不见平津邸车门,戟士夜如蚁,乾坤不平从此始。

曷不一洗报天子,轵深里人安足拟。

眼儿媚 春愁

明代 王世贞

青草茸茸正芳柔。倩雨酿春愁。问愁几许,刚来一寸,眼底眉头。

少年无限人间事,抛掷向东流。而今只办,三杯软饱,涂抹穷愁。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八 雌霓梁

明代 王世贞

青虬在其上,雌霓甘为下。游者虽异途,阴晴不相舍。

幽州马行客歌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女郎初嫁时,日日称阿母。女郎抱儿归,日日称儿父。

寄张广平助甫六首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可随桃李恨春风,曾是春风掌握中。千尺乔松万年雪,不知天地为谁功。

寿伯融王孙五十时以除夕生

明代 王世贞

及君知命境,况复览揆辰。王国生桢后,明堂布魏新。

桑蓬送残腊,汤饼向初春。留得添筹客,同为守岁人。

洞仙歌 伤乱

明代 王世贞

金钱磨破,难迓江南信。巴得书来更添闷。道姑苏台畔、留却几丛,麋鹿草,约略秋风又尽。

向时佳丽地,结绮临春,酝酿韶华付寒烬。便长洲陌上、有日言归,家已破,废井荒烟无准。

剩几个遗民、怕都来,不是旧时人、向谁寻问。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