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画眉序

画眉序

明代 王世贞

纤玉上虾须。起唤银钩挂秋树。恨龙沙天远,雁足无书。

铜壶冷,泪滴清,铅金剪涩,脂蔫红絮。浓霜断角辽阳道,知他梦里何如。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欲雪千山自暝,将风万树知寒。偿债半生车马,误人一世衣冠。

长歌行答于鳞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昭昭阳春色,令我好容姿。庶草各自骄,谁能念先萎。

秋气发鸣蝉,噭噭多伏悲。逝水但知东,逝日但知西。

人生坚强志,乃欲与时违。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 其六

明代 王世贞

万事吾难解,孤怀可易开。即今毋贵少,能不小怜才。

浊雾霾文苑,雌风冷啸台。新知寻老别,悲喜递相催。

自青诗 其十一

明代 王世贞

嗟嗟小子,越隔千里。冠裳其燬,手足其胝。号旻莫应,呼霜莫起。

人而得死,何所无死。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十一

明代 王世贞

姓名琬琰四海,文字金石千秋。秖堪曳尾沙畔,那可跨鹤扬州。

履苴操

明代 王世贞

皇旻佐威兮夜陨苴。苴屦茄衣兮透若亡。苴胡为兮加憯悽。君晨朝兮毋粟乃肌。

欲自明兮伤君志。泪滂沱兮念宗祀。

残形操

明代 王世贞

有梦维狸兮,而残其形。吉兮胡祥灾兮,而使我怦营。

临深渊兮履薄冰,奉先人遗兮敢隳成。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四 白云障

明代 王世贞

茅山陶隐居,自爱山云白。莫言难赠君,于今已成石。

送汝康柳州再徙澄江

明代 王世贞

汝游桂岭疑天尽,更入滇方觉地宽。明月江帆悬万里,瘴云山树郁千盘。

莫将诗句题蛮府,自有威仪识汉官。橘柚秋风今实否,高飞鸿雁满长安。

寿阳乐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可怜秦淮水,送郎舟,诅作向西流。

朝中措 病起饮酒

明代 王世贞

是谁嫌我酒间过。唆得病来磨。无耐业缘尚在,清尊又倚清歌。

高阳旧侣,频频相劝,不饮如何。屈指乾坤佳事,垆头领取偏多。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趋府不休自怜,人生几许流年。不羞挂名牛后,所恨望尘马前。

送傅吴县入觐以善治民闻而山甫子予辈谓其负仙骨精禅理因赋此为饯

明代 王世贞

吴门匹练贯三台,为是朝天彩鹢开。叶县仙人飞舄去,东阳大士应身来。

君王别对重云殿,元会曾沾万岁杯。莫笑深山诸老宿,也骑竹马候江隈。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一 白莲花

明代 王世贞

白莲花,捧世尊。左跪圣母,右拜神君。莲花水,浴金盆。

男女行照之,女为后妃男侯王。金貂罗纨耀两行。

生当踏玉阶,死当坐天堂。谁为遣汝来,丘太师、周太师,却立那,颜东西。

授汝尺一锦牍,赤白号带两头垂。但入上谷云中得,好儿郎,因依精兵十万骑,一一衔枚后头随。

天运好反覆,白发所谋私。反接向市中,号呼众男女,曷不救我为。

救我死者坐天堂,生当踏玉阶。忽有一书生,众不识为谁。

书生从何来,乃是阙下上书男子,长流关外醉卧阛阓间,夜半缚致之。

桃李种山冈,莲花种湖陂。刺舟摘莲花,却折桃李枝。

东市标,书生头。鼓曈昽,使者輶。千金赏,万户侯。道傍跌足涕被面。

中丞封,御史转。丞相阁中三日宴。

欢闻变歌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小妹笑大姊,结欢莫作侬。东垞鸳鸯桥,不见双飞虹。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 其二 团云径

明代 王世贞

白云滃作团,回风吹不散。截置一钵中,与作山僧饭。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二十三 蜀葵花

明代 王世贞

万里锦城通道远,十年金井沐恩深。幽兰空谷各从好,劲草疾风知见寻。

不独秋霜能卫足,由来朝日便倾心。殷勤好诵虞蘩赋,笑杀相如漏上林。

三节妇行凡五解

明代 王世贞

两儿奉一父,累累三少年。数促理则绵,欣欣在黄泉。

两妇奉一姑,皤皤三华颠。神往形尚留,戚戚穗帷前。

死者当不生,生者须竟死。冥冥剖冰心,戚戚报君子。

天上亦有星,地下亦有山。山山粲者何,万古同精坚。

我歌节妇行,采风荐彤史。后有曹大家,前有刘中垒。

顺义公署杂兴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架上道书数卷,床头浊酒一瓢。不作庄叟齐物,笑他嵇生绝交。

高阳王乐人歌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手携双雕弧,射杀双飞凫。不将向家去,将向酒家胡。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