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元代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赏析

  全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恋乡之情,对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绪也有新宣泄。
  首句描绘出一片衰微荒凉的景色,暗喻词人却抑郁的悲凉的心情。在文学作品中,从来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衰柳本就引人寂寥,更何况青苔满地!羁旅他乡的词人面对如此凄凉荒野,越发恋念故土家人。他“用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抒发这种情结,使人感到极浓重的哀愁。“十二阑干”是家中的庭院回廊,也代表家人的温馨。乐府古题《西洲曲》有“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之句,作者显然在思念着娇妻爱子。“故国三千里”,家乡多遥远。此句可见唐代张祜之《宫词》。原作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本是抒发宫女背井离乡,禁锢深宫,长期不得与亲人团聚的孤苦情节的。作者深感自己的身世与宫女命运有相通之处,明写三千里,实指二十年。想到自己宦游一生,南北奔波颠沛,垂垂老矣,矣“字饱含感叹与无奈。南句借用了杜牧诗句”南去北来人自老“,说不尽的辛酸。”短亭依旧残阳里“述说着欲归来能归的愁思。古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可供旅人休息,也供亲友送别用。”依旧“道出物在人亦在,是啊,韶华已逝,生命如残阳,而自己依旧人在旅途奔波劳碌。
  “紫蟹黄柑真解事”句用典。方岳诗云:“白鱼如玉紫蟹肥,秋风欲老芦花飞”,黄庭坚句:“尘思黄柑洞庭霜”都是秋令节物。同时词人又活用晋代张翰睹秋风起思故乡的佳肴美味莼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故实。显然词人思归还有其深层次的内容。决心仅限于思乡、思家乡之美味。“王粲”句中“寥落”二字语意双关,既写王粲又写自己。汉末王粲羁留荆州,不为刘表看重,因此“登临寥落”的是乡愁,更是自己的怀才不遇。词人的文章不受金章宗的欣赏,不久因罪免职,后仕翰林修撰。公元1196年(承安元年)又因赵秉文上书事牵连在内,被杖六十,解职,后又被贬为郑州防御判官,任途坎坷,“寥落”不下王粲。思归之情也不弱于王粲。结句“雁飞不断天连水”如一幅水墨画,把思归的情怀表述得深沉辽远,绵绵不绝。宋代陆游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来时就得过中原。”词人自恨不如云际雁的慨叹表达了更深沉的思想情感。
  此词的写作特点是情景相生,以情衬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句句有景,句句有情,反复吟味,愈感诗情画意。另一特点是词人工于用典,使词意更加含蓄丰盈。

诗人王庭筠的古诗

野堂 其二

元代 王庭筠

云自知归鸟自还,一堂足了一生闲。门前剥啄定佳客,檐外孱颜皆好山。

谒金门 赋玉簪

元代 王庭筠

秋萧索。灯火新凉帘幕。翠被不禁临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一夜西风开却。梦觉乌啼残月落。幽香无处著。

大安寺试院中寒食

元代 王庭筠

东风日日涨黄沙,供佛床头始见花。寒食清明好时节,年年憔悴独离家。

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

元代 王庭筠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

八月十五日过泥河见雁

元代 王庭筠

家在孤云落照间,行人已上雁门关。凭君为报平安信,才是云中第一山。

黄华亭 其三

元代 王庭筠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年深寺废无人住,满谷西风栗叶黄。

忆漍川

元代 王庭筠

极目江湖雨,连阴甲子秋。青灯十年梦,白发一扁舟。

韩陵道中

元代 王庭筠

石头荦确两坡间,不记秋来几往还。日暮蹇驴鞭不动,天教子细数前山。

黄华亭 其五

元代 王庭筠

道人邂逅一开颜,为借筇枝策我孱。幽鸟留人还小住,晚风吹破水中山。

被责南归至中山

元代 王庭筠

短辕长路兀呻吟,行李迟迟日益南。亲老家贫官职重,恩多责薄泪痕深。

向人柳色浑相识,著雨花枝半不禁。回首觚棱云气隔,六年侍从小臣心。

栖霞观

元代 王庭筠

偶寻溪水到仙宫,身世浑疑是梦中。风动霓旌高缥缈,烟笼瑶树郁青葱。

会闻白鹤归华表,试为丹砂问葛洪。明日维舟重相访,桃花满路失西东。

黄华亭 其二

元代 王庭筠

手拄一条青竹杖,真成日挂百钱游。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赠益公和尚还超山

元代 王庭筠

平沙漠漠雁翩翩,风弄菰蒲水拍天。短艇得鱼撑月去,一声渔笛破寒烟。

狱中见燕

元代 王庭筠

笑我迂疏触祸机,嗟君底事入圜扉。落花吹湿东风雨,何处茅檐不可飞。

题南山友云亭

元代 王庭筠

朝游南山南,暮游北山北。所以两山云,尽与师相识。

师自出山去,云亦出山飞。两人渺何许,矫首送云归。

云归人未归,小亭无恙否。向来有奇姿,无庸变苍狗。

云兮淡而贞,载与寻宿盟。论交须耐久,持赠近无情。

清风动亭侧,明月生空碧。嘉时为招呼,相与成三益。

菩萨蛮回文 其三

元代 王庭筠

白云孤映遥山碧。楼倚一天秋。断肠随雁断。来雁与书回。

孙氏午沟桥亭

元代 王庭筠

闲来桥北行,偶过桥南去。寂寞独归时,沙鸥晚无数。

示赵彦和

元代 王庭筠

四柳危亭坐晚阴,殷勤鸡黍故人心。儿孙勤眼田园乐,花木成阴年岁深。

十亩苍烟秋放鹤,一帘凉月夜横琴。家山活计良如此,归兴秋风已不禁。

菩萨蛮·白云孤映遥山碧

元代 王庭筠

白云孤映遥山碧。碧山遥映孤云白。楼倚山天秋。秋天山倚楼。断肠随雁断。断雁随肠断。来雁与书回。回书与雁来。

佚句

元代 王庭筠

近来陡觉无佳思,纵有诗成似乐天。

王庭筠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 4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