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雅歌楼诗送永丰宰邓晋卿

雅歌楼诗送永丰宰邓晋卿

宋代 王庭圭

潢池赤子弄库兵,犬牙蟠接虔漳汀。十年烽火照县郭,白昼不敢问衙庭。

忽见青楼临大路,楼上高歌挥白羽。楼前解角看投壶,终岁不闻挝战鼓。

主人坐笑已风流,小妇鸣筝楼上头。曲罢仍能雅歌舞,送君此舞传中州。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九日以菊花酒寄施醇翁通判

宋代 王庭圭

每逢佳节忆渊明,自采篱边细菊英。坐见南山横紫翠,遥闻北地落欃枪。

浇胸止赖杯中物,快意岂图身后名。幸有酒兵堪一举,请公谈笑下愁城。

兵火之后家藏坟籍荡然寄居江村欲借书诸公先寄此诗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早春游孔志行园

宋代 王庭圭

小圃傍城郭,新堂磨碧砖。青枫未钻火,高柳已参天。

好鸟又相语,幽葩自在妍。敲门时径造,不问主人贤。

和裴主簿栽花

宋代 王庭圭

晓檐风雪压前墀,勒住群花未出奇。顿觉寒厅有春色,雅宜破屋咏新诗。

朱帘不捲门长静,红药微开蝶便知。独酌莫邀天上月,恐招恶客影相随。

读唐遗录六绝 其一 梁祖纪

宋代 王庭圭

深宫三鼓夜方分,梁祖唯知虑太原。错料诸儿非彼敌,斩关还入万春门。

谢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

宋代 王庭圭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苧。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禦霜雪。

次韵刘景明寄诗求近作

宋代 王庭圭

道边垂柳绿阴阴,马上携书阅古今。陋巷岂无人载酒,他乡谁是子知音。

鲲鹏未化风云外,江海相思岁月深。远寄雕章觅新句,穷愁唯有苦寒吟。

次前韵酬罗思义

宋代 王庭圭

君章梦吞五色翼,未羡充宗得文石。远孙词采亦班班,复见光芒动奎壁。

我住江南君住北,北人今作江南客。论诗争胜类摴蒱,一喝成卢子俱黑。

次韵刘惠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吴姬玉面如相识,寒立山隈欲下来。先与江南作春色,一枝倾倒向人开。

和曾英发见访惠诗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宴坐壶中日月闲,相逢无复话吴山。如君逢是哙等伍,置我当容平子间。

喜遇故人持节钺,犹能跋马问荆菅。扁舟后会重寻处,更刺滩头转一湾。

次韵陈君授暮春感怀

宋代 王庭圭

雨馀山鸟百般啼,烟隔桃蹊一线微。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

次韵魏伯元

宋代 王庭圭

公荣自可不与饮,子美何时得细论。正遇题舆陈仲举,岂容无礼灌将军。

王主簿清暑阁

宋代 王庭圭

冒暑贪程作热官,何如避暑得清安。轻阴画出三湘境,爽气能为六月寒。

自有薰风生屋角,不须纤手捧冰盘。阑干半倚红尘外,卧听江声泻碧湍。

题秀光亭壁饯刘世臣刘仲美

宋代 王庭圭

飞雨洒檐角,车骑散岩隈。临池张翠幕,众贤会高台。

坐中蟾宫客,再占北斗魁。复有南巷阮,少年负英才。

两公俱博雅,胸臆天所开。明春试殿陛,笔力翻风雷。

胪传姓名出,声闻落九垓。今宵且尽醉,须覆掌中杯。

朝来得好语,仍闻小人灾。请观卢溪老,谈笑消奸回。

见敌未尝动,坐令敌倾摧。庸儿不量力,自倒非人推。

举此卜二友,否极终泰来。

挽卢宜人二首

宋代 王庭圭

高风林下闺门里,几岁长斋绣佛前。夫子雄才尹天邑,清魂独乐上蓬仙。

化为双鹤何方客,来置束刍南郡贤。会致送车填广陌,他时彤史亦须编。

送黄彦谟通判岳州

宋代 王庭圭

奇功已奏紫宸居,新上南州别驾车。木叶寒飞洞庭野,楼船光照赤沙湖。

犹闻豺虎纵横在,已觉江山气象舒。万一潢池群盗息,回戈请为扫狂胡。

夜郎东归黄去非自双井来惠以新诗妙画次韵三绝句赠别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派后江西出一枝,传家句法自新奇。诸方知子善哮吼,恐是窟中狮子儿。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八

宋代 王庭圭

破腊山桃已盛开,飞花无数点青苔。莫教流出前溪去,引得鱼舟入洞来。

哀挽诗

宋代 王庭圭

我家群从有封胡,潇洒如君更隐居。岂但开轩隐松竹,能令满屋贮图书。

朱栏手植花犹在,黄叶风飘日已疏。触目自然堪痛哭,不胜清泪湿衣裾。

送彭士贵

宋代 王庭圭

诏谓将军急击戎,连营已列汉旗红。须君磨盾作露布,破阵谁先第一功。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