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欧阳宜人

挽欧阳宜人

宋代 王庭圭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惟嗟汉阳远,不及问平反。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朱通判见访病不能出以诗谢之

宋代 王庭圭

鸣珂传响动比邻,争看题舆朱两轮。节拥兵符分半刺,道经山邑访闲人。

行春号令清如水,落笔篇章妙入神。应念穷愁病书客,经年憔悴楚江滨。

瓯阳广明病中觅酒

宋代 王庭圭

满径蓬蒿贫不病,一区寂寞奈愁何。杜门芳草长杨赋,可是无人载酒过。

用前韵赠欧阳公制

宋代 王庭圭

垂髫与君与折节,初学吟诗开又切。君仍抵掌能剧谈,至今涛澜翻颊舌。

人生读书须五车,要当赤手捕长蛇。不然是事且略置,时过松窗煮雪芽。

谢向提刑见访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渡湘千里忆分携,因诵痴儿不了诗。送我出门还作恶,今朝会面岂前期。

乐天独往青山日,裴相闲居绿野时。从此功名恐相逼,伊山安得久栖迟。

西园探梅三首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一株斜压半檐茅,索笑谁堪著句嘲。风度暗香浮远水,枝回嫩绿到新梢。

冰生处子精神外,玉立天涯雪月交。吟处不须歌酒涴,柴门谁许野僧敲。

幽兰寄向文刚二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连夜风吹碧玉枝,山深寒重得香迟。穷秋故出迈往韵,要就高人觅好诗。

张绍祖双秀亭

宋代 王庭圭

义山山下三丞相,门倚山光照户庭。盛事流传千载后,寒空高并两峰青。

双崖过雨好云气,绝壁参天列画屏。更羡君家亭子近,细听泉溜响泠泠。

野外春日

宋代 王庭圭

步屧穿花径,香风吹客衣。地偏穷谷暖,雨过乱莺飞。

草色连空阔,僧居入翠微。田翁泥人饮,数肘不容归。

书觉范诗后

宋代 王庭圭

忆探骊龙颔底珠,湘山同赋夜啼乌。当时吟罢鬼神泣,此段如今扫地无。

刘天锡之子八岁能作大字今年十三矣笔画愈进有雄健之气作二绝句赠 ...

宋代 王庭圭

作戈如挽百钧弩,腕力想能回万牛。江夏当年有童子,未闻落笔写银钩。

题秀光亭壁饯刘世臣刘仲美

宋代 王庭圭

飞雨洒檐角,车骑散岩隈。临池张翠幕,众贤会高台。

坐中蟾宫客,再占北斗魁。复有南巷阮,少年负英才。

两公俱博雅,胸臆天所开。明春试殿陛,笔力翻风雷。

胪传姓名出,声闻落九垓。今宵且尽醉,须覆掌中杯。

朝来得好语,仍闻小人灾。请观卢溪老,谈笑消奸回。

见敌未尝动,坐令敌倾摧。庸儿不量力,自倒非人推。

举此卜二友,否极终泰来。

登滕王阁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翼轸南边第一州,滕王高阁枕江流。天提日月东南走,地辟山川昼夜浮。

午后朱帘捲斜照,更深白水自明楼。当时帝子鸣銮后,歌舞重翻又几秋。

和介甫少狂喜文章

宋代 王庭圭

少狂喜文章,顶戴千佛名。年大意转拙,肠佛犹舌耕。

笔扛百斛鼎,诗当五言城。傥无封侯骨,止是识字氓。

长安公卿中,阅人如践更。扁舟苟能办,自足了一生。

次韵呈刘立道宣谕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使星光出太微庭,马上风云日下生。斧钺疑从霄汉落,丝纶如被衮衣荣。

欢迎道路初颁诏,威詟奸雄不动声。谁识张纲最年少,耆儒空愧旧知名。

洪觉范画赞

宋代 王庭圭

谓公为佛,乃工文章。谓公为儒,乃是和尚。非佛非儒,是虚空藏。

画虽逼真,实非真相。作如是见,亦未离妄。水在瓶中,月在天上。

和曹温如都监惠诗

宋代 王庭圭

两脚误随车马尘,江湖岁晚始谋身。篱边日醉陶元亮,窗外夜呼祁孔宾。

倒著敝衣迎好客,急搜奇句发阳春。阿瞒岂但能横槊,文彩风流世有人。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池上开轩对郡楼,当时太守气横秋。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

插架古书芸护蠹,隔溪游女扇障羞。仲堪没后今千载,孰谓人间无此流。

初寒方葺火阁而会溪知城周子康惠竹帘火炉宁公瑞惠蒲团便足了一岁 ...

宋代 王庭圭

细柳将军来护塞,夜郎迁客正穷居。火炉恰恰帘垂地,足了三冬读我书。

再次曾英发

宋代 王庭圭

人物风流东晋时,吾家王椽本非痴。见君自少能多学,厥闻如今已四驰。

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须高马鞚青丝。西邻密度墙头酒,日望扁舟慰所思。

送南台长老

宋代 王庭圭

祝融峰畔南台路,杰阁危栏上云雨。绣木阁金好佛堂,撞钟击鼓闻潇浦。

瀛洲仙人东道主,谓敢招提境中住。请公说法也大奇,要公别下一转语。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