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通判周监丞

送通判周监丞

宋代 王庭圭

秋江水净磨碧铜,秋山先作归意浓。况逢星火羽书急,立马不复能从容。

船中载书三万轴,鸣铙插帜摇秋空。前年群盗尚蜂午,眼底日压旌旗红。

行春兼督貔虎士,破贼屡奏明光宫。今年岂料烟尘起,赤白提囊走边吏。

县官飞符急索租,谁能急了官中事。不如置笏还县官,头巾脱挂西林寺。

诗句留传天地间,时有人来问奇字。功名正恐未免耳,此役由天不由己。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送苏元老自舂陵还

宋代 王庭圭

云渺苍梧湘渚阔,烟帆初转九疑高。相逢未卒寒温语,此别更为魂梦劳。

江水江花自今古,湖南湖北足风涛。何时舍棹登平陆,却上晴天跨巨鳌。

次韵常德府葛倅见寄

宋代 王庭圭

武陵节钺控湘西,通守仍兼把一麾。玉帐静谈千里月,铜符遥镇五溪夷。

漂流欲识荆州面,饥渴正如桑下儿。仰止门墙诉羁旅,穷愁那复有佳词。

和胡观光黄元授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卧听萧寺五更风,错打当年饭后钟。不愿绨袍怜范叔,独缘蔬馔识茅容。

黄旗接武来招盗,皂盖行春且劝农。如此偷安欲持久,荒谋诞计恐无庸。

和曾英发见访惠诗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陋巷谁过马粪王,一经题品自芬芳。桃花流水春犹浅,茗椀薰炉话更长。

千里夙期冲雨霁,十年闲事入篇章。明朝未免成离恨,莫苦吟诗作许忙。

西园探梅三首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一株斜压半檐茅,索笑谁堪著句嘲。风度暗香浮远水,枝回嫩绿到新梢。

冰生处子精神外,玉立天涯雪月交。吟处不须歌酒涴,柴门谁许野僧敲。

美胡烈臣晚年生子

宋代 王庭圭

老蚌生珠喜可涯,穷阎得宝亦堪誇。如今七岁诵千字,他日端能读五车。

次韵周秀实过草堂夜话

宋代 王庭圭

舍北云生天一隅,短檠细雨夜窗虚。铜炉瀹茗助清冷,玉麈论文愧阔疏。

落齿驹儿应有种,秃毫锥子尚中书。山城忽遇高轩过,不避席门江上居。

鄱阳周师禹求清轩雾斋诗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细雨如烟下九垓,始闻岩谷隐奇才。一朝文彩惊人眼,知自南山雾里来。

梁道人借示丹经数册阅未遍辄告行归其书赠之以诗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夜半沧溟看日头,忽闻风雨下层楼。却寻双径朝金阙,又跨苍龙海上游。

次韵韩宰上元二绝句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火炬银花照眼明,乱来谁得见升平。邦君解与民同乐,海上初移不夜城。

送同年赵季成赴行在

宋代 王庭圭

系船杨柳晓莺边,冠盖如云欲塞川。闻道今开丞相府,昔年同是广寒仙。

不须左右为公地,便恐吹嘘送上天。千载一时真庆遇,会看钧力转陶甄。

董仲仪来夜郎访死生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我识君家董状元,草莱崛起跳天门。挥毫玉陛摩星斗,持橐明光奉至尊。

和李巽伯少卿新年忆行在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去国东风又一回,江村度岁亦悠哉。偶逢花向山间发,更喜人从日下来。

破敌屡闻胡骑走,急贤当有鹤书催。内中谁进春词帖,西掖须凭大手裁。

和葛德济见怀

宋代 王庭圭

愤气蟠胸久,开谈音吐鸿。云山初阔别,樽酒忆相逢。

暮草黏僧屐,晴江理钓篷。闲居诗句僻,祗自咏家风。

观兢渡次壁间绝句四首 其四

宋代 王庭圭

心如止水贮空明,还似虚舟尽日横。妙语忽然穿月胁,笔端那有俗间情。

谒王宣子舍人

宋代 王庭圭

垂旒画衮云绣裳,天子择日开明光。临轩策士必亲览,鸿文独高翰墨场。

都人争看状元出,九衢车马何煌煌。贵名一日动天地,破卵插翼飞鸾凰。

螭头献纳近日月,谓公远器宜庙堂。麟符虎节下霄汉,双旗忽开南斗傍。

朝廷已知弱翁治,行且大用归岩廊。江边野老病初起,始欲杖策窥门墙。

赠别黄超然

宋代 王庭圭

我生不识黄太史,犹及诸老谈遗事。蓝田生玉海生珠,谓君眉目无乃似。

谁作江西宗派诗,如今传法不传衣。句中有眼出月胁,密付嫡孙人未知。

宗风后必喧人口,云梦更须吞八九。他年拈此一瓣香,狮子窟中狮子吼。

李伯时画像赞

宋代 王庭圭

非佛非仙,亦非儒者。硉硉矹矹,名满天下。孰貌其真,非真非假。

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送彭士贵

宋代 王庭圭

诏谓将军急击戎,连营已列汉旗红。须君磨盾作露布,破阵谁先第一功。

入辰州界道中用頔子韵

宋代 王庭圭

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骑驴行木杪,避水转山腰。

倒挂猿当道,横过竹渡桥。吾生本如寄,岁晚尚飘飖。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