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黄子馀二绝句 其一

次韵黄子馀二绝句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沈谢曹刘俱一体,风流文彩自难兼。黄香独负无双誉,不管红尘压帽檐。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乱后过东山寺

宋代 王庭圭

烟尘苦未尽,绀殿倚岩阿。云护佛世界,山栖老禅和。

斯人具眼目,法力辟兵戈。攲枕听粥鼓,谁能奈尔何。

次韵韩宰上元二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伤时此夜忆神京,月照鳌山辇道平。朱雀街门旧行路,星毬飞上凤凰城。

次韵萧明强追和芙蓉庵

宋代 王庭圭

茅斋深倚五云间,忽有高人夜扣关。挥麈风雷坐倾倒,开帘水竹自幽闲。

天寒已放龙蛇蛰,棋罢那知岁月残。兵革未闻消息好,且来拄颊看西山。

送任子严江西运干

宋代 王庭圭

正坐惩羹吹冷齑,送君那复有新诗。明朝便恐隔千里,抱病何由把一卮。

西蜀文章自家法,江南烟雨上楼时。东湖滕阁多佳兴,落笔端能寄所思。

次韵酬向县丞

宋代 王庭圭

平昔君家瀛阁老,少日结交名誉早。眼中日失如此人,尚喜诸郎美风调。

前年寄书识英妙,经岁初酬君勿诮。后会相逢应可期,顾我形容未枯槁。

次韵任子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君是石渠东观人,小邦聊见宰官身。山僧似不孤题品,众角丛中有一麟。

和陈相之至日即事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南雪常时不到地,岭梅今与雪夤缘。渐添化国舒长日,更卜祥云大有年。

万木寒痴犹自冻,一枝疏瘦想堪怜。时听野老谈新政,坐竦诗肩夜不眠。

蜡梅寄陈相之侍郎

宋代 王庭圭

野寺西边雪压梅,曾陪杖履探春回。重寻密竹檀栾外,又见疏枝摘素开。

步屧寻花嗟我老,巡檐索笑共谁来。细看风味依然在,不是刘郎去后栽。

刘天锡之子八岁能作大字今年十三矣笔画愈进有雄健之气作二绝句赠 ...

宋代 王庭圭

作戈如挽百钧弩,腕力想能回万牛。江夏当年有童子,未闻落笔写银钩。

胡邦衡移衡州用坐客段廷直韵

宋代 王庭圭

朱崖万里海为乡,百鍊不屈刚为肠。复出光芒动星斗,定随雷雨起江湘。

归期正待春回雁,贺客争持酒满觞。笑说开元丞相宅,凄凉偃月上标堂。

和赵叔清蜡梅

宋代 王庭圭

春入梅花村,蜡妆林影繁。香肌冒寒立,此意为谁存。

宫额半涂黄,要为出俗韵。不露冰雪姿,风流真素蕴。

次韵周孟觉记皮老人事三首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人寿何曾有百年,再逢甲子换新元。眼明重见清平日,自可治聋听好言。

赵逢源家有妹

宋代 王庭圭

高门日日掩朱扉,未许倾城捲翠帷。客子眼寒空过市,雪儿歌妙欠新词。

华裾将曳铜驼陌,破帽敢随金马羁。怅望碧天鸿雁影,黄花应不负归期。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岩底,鸟语飞来绝壁间。洞口行人迷处所,不知钟梵锁孱颜。

戴国和得潘衡墨法于意言之外今携之湖湘必有识之者作诗以送之

宋代 王庭圭

老潘胶法秘不传,君独得之乃其天。此法彷佛如参禅,忽然有省夜不眠。

又如神仙换骨法,应手不自知其然。湖东大帅天下贤,词源如海笔如椽。

本是玉堂挥翰手,正要此物供磨研。醉题李白三百首,扫尽将军九万笺。

老潘殁来知几年,声名始落潇湘川。君不见吕洞宾,竹丝篮子乌纱巾。

长安市上无人识,唤作湖西卖墨人。

挽彭子从郎中

宋代 王庭圭

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

送魏彦成赴召

宋代 王庭圭

一骑追锋下九重,手持丹诏紫泥封。君王夜半应前席,郡国名高莫说功。

民吏不须留召父,朝廷久已知弱翁。还如汉室中兴相,治行于今有祖风。

和刘美中尚书听宝月弹桃源春晓

宋代 王庭圭

何年凿源开混茫,桃花两岸吹红香。烟消远浦生微阳,渔舟误行溪水长。

溪回岸转山隙光,疑有绛阙仙人房。居民争出罗酒浆,花间笑语音琅琅。

抱琴释子眉发苍,响泉韵磬鸣长廊。能谈往事悲孟尝,昔时台沼今耕桑。

又如勇士赴敌场,坐令游子思故乡。清猿抱木号鸿荒,孤吟划见丹凤翔。

曲终待月西南厢,重调十指初不忙。如见古画秦衣裳,春天百鸟争颉颃。

桃源归来今已忘,弹到落花空断肠。

惜春亭观酴醾

宋代 王庭圭

东皇收拾春归去,独遣酴醾殿后尘。怜我寒窗赋愁寂,时看玉面送残春。

谒僧惠端不遇

宋代 王庭圭

僧扉深倚碧岩隈,何处看云久未回。日暮鸣钟应不语,嗔人马迹涴苍苔。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