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诗肠搜苦白头生,故纸尘昏枉乞灵。不信骊珠不难得,试看金翅擘沧溟。
满江红·问柳寻花
秋日载酒光武庙
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百年星斗归天上,万汉旌旗在眼中。
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长为昔人雄。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
瑞鹤仙·薰风弦上奏
俳体雪香亭杂咏
罗绮深宫二十年,更持桃李向谁妍?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头好墓田。
题省掾刘德润家骖鸾图并为同舍郎刘长卿记异刘在方城先有碧箫之遇 ...
千劫情缘万古期,楼中萧史姓名非。洞天花落秋云冷,肠断青鸾独自飞。
铜雀台瓦砚
爱惜铅华洗又看,画阑桂树雨声寒。千年不作鸳鸯去,唤得书生笑老瞒。
南歌子 冬景
暖日烘晴昼,轻寒护晓霜。小春庭院绕天香。仙佩珊珊,来自五云乡。
庭下芝兰秀,壶中日月长。要看鬓绿与瞳方。一笑人间,千岁饮淋浪。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二
一水随人意,蔬畦复芋沟。风波河洛近,莫放出山流。
杏花杂诗八首 其四
暖日园林可散愁,每逢花处尽迟留。青旗知是谁家酒?一片春风出树头。
论诗三首 其一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杂著三首 其三
半纸虚名百战身,转头高冢卧麒麟。山间曾见渔樵说,辛苦凌烟阁上人。
喜春来·春宴
江城子 效花间体咏海棠
喜李彦深过聊城
围城十月鬼为邻,异县相逢白发新。恨我不如南去雁,羡白独是北归人。
言诗匡鼎功名薄,去国虞翻骨相屯。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说悲辛。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
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
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
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梁县道中
鹧鸪天 效朱希真体
十步宫香出绣帘。恼人帘底月纤纤。五花骄马垂杨渡,孤负仙郎侧帽檐。
秋澹澹,酒厌厌。新诗和恨入香奁。相思恰似鸳鸯锦,一夜新凉一夜添。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再到新卫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眉
阳翟道中
台山杂吟
赠张主簿伟
虞美人 题苏小小图
思仙会 效杨吏部礼
岐阳三首 其二
鹧鸪天 木犀
后饮酒五首 其五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
杂著二首 其二
论诗三十首·三十
怀州子城晚望少室
西园
望崧少二首 其二
满江红 内乡作
赠答人焕然
登恒山
论诗三十首·十七
五松平
步虚词三首 其二
过寂通庵别陈丈
满庭芳·偃屈霜青
鹧鸪天 孟津作
论诗三首 其三
朝中措·时情天意枉论量
感皇恩 洛西为刘景玄赋秋莲曲
颍亭
饮酒五首
别程女
猎城南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游天坛杂诗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
山居二首 其一
论诗三十首·十三
探花词三首 其二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寄钦用
丰山怀古
寄杨弟正卿
雁门关外
驱猪行
石岭关书所见
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
阮郎归·峥嵘秋气动千崖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一
十月四日往关南
点绛唇·红袖凭阑
西斋夜宴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岳山道中
临江仙 相下与王以道饮,席间走笔为赋。王
颍亭留别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