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小诗拟写春愁样,忆著分明下笔难。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论诗三十首
行香子 时在淅江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赠答人焕然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人夫子,高诲世所闻。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朝中措·御香新拆紫囊封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不似南桥骑马日,生红七尺系郎腰。
江城子·梅梅柳柳闹新晴
醉花阴·候馆青灯淡相对
结杨柳怨
长乐坡前一杯酒,郑重行人结杨柳。可怜杨柳千万枝,看看尽入行人手。
轻烟细雨绿相和,恼乱春风态度多。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攀暮折何时了,不道行人暗中老。素衣今日洛阳尘,白发朝朝塞城草。
柳色年年岁岁青,关人何事管离情。春风谁向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木兰花慢 赠吹**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
满庭芳·十里轻阴
论诗三十首·二十四
点绛唇·玉宇沈沈
后湾别业
薄云晴日烂烘春,高柳清风便可人。一饱本无华屋念,百年今见老农身。
童童翠盖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便与溪塘作盟约,不应重遣濯缨尘。
临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因寄希颜兄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二
落日青山一片愁,大河东注不还流。若为长得熙春在,时上高层望宋州。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题省掾刘德润家骖鸾图并为同舍郎刘长卿记异刘在方城先有碧箫之遇 ...
秋色横空·松液香凝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倦绣图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鹧鸪天 效东坡体
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予诗数首以此诗为赠
光武台
读书山雪中
怀秋林别业
送奉先从军
古意二首 其一
王仲泽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过应州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四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一
乙未正月九日立春
送樊顺之
望归吟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西斋夜宴
闻歌怀京师旧游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五
论诗三十首 其十七
朝中措 永宁时作
卫州感事二首 其二
宿张靖田家
鹊桥仙 同钦叔钦用赋梅
山居二首 其一
倪庄中秋
四哀诗李钦叔
外家南寺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惜分飞 戏王鼎玉同年
客意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麦叹
临江仙·荷叶荷花源处好
紫牡丹 其一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鹧鸪天 薄命妾辞三首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满江红 内乡作
仆射陂醉归即事
论诗三十首·十二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李长源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五
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
减字木兰花·幕天度地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