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陪周秀实通判游欧阳炳文园晚过隆庆寺契真亭

陪周秀实通判游欧阳炳文园晚过隆庆寺契真亭

宋代 王庭圭

别驾前驱朱两轮,后车蓝缕载穷宾。开门叵复见此客,看竹何须问主人。

坐久风云欲回薄,雨馀钟磬忽清新。隔墙便是城西寺,应有高僧住契真。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兵火之后家藏坟籍荡然寄居江村欲借书诸公先寄此诗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送罗孟弼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君到吴山莫问禅,禅翁无法与君传。若从妙喜觅言句,掀倒禅床却悄然。

湖头观桃李四绝句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路转烟村万木春,村深疑有避秦人。山农出谷惊相问,不信边头有战尘。

和彭养正陈令尹

宋代 王庭圭

气压秋园百草芽,风流宜在令君家。但倾绿蚁伴清客,莫羡黄金刻藓花。

再次韵送别

宋代 王庭圭

天马从来不受缰,腾云注目电争光。心如银汉纤尘静,气逼金盘晓露凉。

妙语织成文绣段,扁舟刺入水云乡。朝天便若登仙去,驺驭何人得侍傍。

路正卿画

宋代 王庭圭

森然如千丈之长松,势若摩穹。昂然如野鹤之出笼,鸡群遂空。

使之崛起,接翼鹓鸿。高冠大剑,立于庭中。七尺之躯,万夫之雄。

游沅陵刘道人庵中唯一禅椅不置卧榻云不睡四十年矣戏作二绝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一庵茅屋白云深,坐待丹砂欲变金。谁信庵中人不睡,满池春水听龙吟。

和介甫少狂喜文章

宋代 王庭圭

少狂喜文章,顶戴千佛名。年大意转拙,肠佛犹舌耕。

笔扛百斛鼎,诗当五言城。傥无封侯骨,止是识字氓。

长安公卿中,阅人如践更。扁舟苟能办,自足了一生。

和刘端礼避地初归见访

宋代 王庭圭

庭前喜鹊乱栖鸦,知有邻翁酒易赊。老瓦盆随田舍饮,半溪云属野人家。

莫将钓手遮西日,来倚危栏咏落霞。无奈醉归灯火乱,仆夫争路颇喧哗。

谢梁廉济运使见访

宋代 王庭圭

夜向天边识使星,使星光近少微明。朱轮疑自丹霄落,陋巷忽闻骢马鸣。

台下霜威惊草木,山间旌旆烁檐楹。惭无櫑具衣冠伟,久服西都暴胜名。

王主簿清暑阁

宋代 王庭圭

冒暑贪程作热官,何如避暑得清安。轻阴画出三湘境,爽气能为六月寒。

自有薰风生屋角,不须纤手捧冰盘。阑干半倚红尘外,卧听江声泻碧湍。

次韵刘谦夫同年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子云昔献长杨赋,词倾江海涛翻素。溪边相遇览新诗,阵马迎锋敢驰骛。

忽忆枫宸赐第时,青袍纷纷莫知数。与客流落最多年,不记紫骝花下路。

和陈柄臣见赠

宋代 王庭圭

北人愁听江南曲,细草新蒲几回绿。当年避敌初渡南,千官苍黄饭不足。

中原乱后又逢春,边头只道无烟尘。迩来公卿不生事,此事必属非常人。

我曹生长江南乐,岂料翻成风土恶。湖海元龙气尚豪,赠我新诗何璀错。

拾遗后出最能文,脩椽大屋今荒坟。远孙高材淹管库,犹能落笔生烟云。

山城相遇初相喜,共论大梁人物美。莫学夷门抱关吏,谋窃兵符椎晋鄙。

游沅陵刘道人庵中唯一禅椅不置卧榻云不睡四十年矣戏作二绝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九曲江边云欲净,三更海上月华孤。金刀直入沧溟底,夺得骊龙颔下珠。

送董衮臣提举

宋代 王庭圭

小庵遂在青林里,高轩大马从何至。慨然轩论翻涛澜,茅檐为我清风起。

忽传丞相下湖东,群凶落胆先摧锋。便欲磨盾作文檄,捷书飞入甘泉宫。

丞相参谋虚位否,会看出奇兼破虏。

席卷江湖波浪清,貂鼎勋庸归自取。

送欧阳广明游仰山兼简慈书记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不畏霜风射眼酸,要登峰顶作奇观。连天登水微生绿,隔岸官梅已破寒。

试共嵇康寻石髓,要随杜老逐金鞍。归来山鸟迎人闹,应是怪君犹布襕。

寻小舟东下忽见巨舰有作

宋代 王庭圭

本是蓬头渔钓客,飘如行脚水云僧。谁家巨舰和州载,笑我扁舟一叶轻。

次韵何倅雪诗

宋代 王庭圭

半夜阴风捲地来,平明犬吠恐为灾。高吟明苑词方就,醉卧袁门打不开。

贫甚此时穿履出,兴阑何处棹舟回。琼楼玉宇非人世,疑共卢敖上九垓。

戏向文刚生子

宋代 王庭圭

平生只欠掌中珠,天与此儿聊慰渠。郎罢新来著綵服,要令啼戏觅银鱼。

次韵罗伯固听琴

宋代 王庭圭

焦桐初不受文理,弦以朱丝奇乃尔。坐中以闻太古音,宠辱顿忘那有耻。

官厅曾有一日闲,奏刀未觉肯綮难。抱牍两衙凫雁退,目送飞鸿聊一弹。

爽气朝来如有约,幽林鸟语山间乐。琴罢挥毫各赋诗,满袖珠玑何璀错。

晚风归袂失炎蒸,却忆冰壶此段清。酒醒月白重开匣,更作松风夜雨声。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