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彭养正陈令尹

和彭养正陈令尹

宋代 王庭圭

气压秋园百草芽,风流宜在令君家。但倾绿蚁伴清客,莫羡黄金刻藓花。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挽欧阳宜人

宋代 王庭圭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惟嗟汉阳远,不及问平反。

次韵刘子方喜雪

宋代 王庭圭

万木寒痴冻不苏,六花争巧出枯株。天将平地开银阙,人似清冰在玉壶。

未见齧毡持汉节,徒闻穿履待公车。月边恐有瑶台路,拟欲凌空谒帝居。

访清首座观蔷薇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花开花落春何在,宴坐高僧总不知。空色难谩禅伯眼,蔷薇应待老夫诗。

答王道之

宋代 王庭圭

云门至死不惺惺,居士仍蹉半月程。未省梦中重说梦,醉来添酒几时醒。

寄子老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半程蹉过夜郎溪,不到昌溪问路岐。空使辰州亭下客,隔江招手立多时。

次前韵酬罗思义

宋代 王庭圭

君章梦吞五色翼,未羡充宗得文石。远孙词采亦班班,复见光芒动奎壁。

我住江南君住北,北人今作江南客。论诗争胜类摴蒱,一喝成卢子俱黑。

仙人春宴曲

宋代 王庭圭

高楼玉佩摇春风,银槽压雨珍珠红。天留晓月十分魄,飞光下照仙人宫。

瑶姬半醉挝鼍鼓,綵凤吹笙黄鹤舞。双成翠袖织藕丝,麻姑行厨擗麟脯。

金盘烧蜡夜未央,从妃进果蟠桃香。坐上花开人未老,他日重来花更好。

三千年后忽相逢,再约群仙醉蓬岛。

谢同年赵季成通判见访

宋代 王庭圭

一梦惊回四十年,升平楼下听胪传。共攀玉兔月中桂,认得铜驼陌上仙。

忽遇旗旄行县邑,先驱貔虎访林泉。王孙自是经纶手,容我沧江卧钓船。

次前韵酬刘大虚惠端砚

宋代 王庭圭

端溪之水深莫测,千夫挽绠下取石。溪翁采得归不眠,夜斸鹄卵出苍璧。

君从何处得此宝,赠我惭非玉堂客。况无健笔写银钩,墨汁徒翻老鸦黑。

彭青老好谈禅喜作诗西宁诗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未能投笔取封侯,一食聊须为口谋。日向晴窗研破砚,读书当读亿那由。

挽罗荆老

宋代 王庭圭

初挟儒书战举场,弟兄旗鼓亦相当。探囊聊复起人死,系肘空馀济世方。

汉苑旧尝知姓字,壶天今别有仙乡。老龙犹抱玉函诀,夜扣柴门乞酒浆。

和施通判以诗惠茶

宋代 王庭圭

綵笔题誇北苑春,南来草木始称珍。江湖来味极不浅,翰墨篇章老更新。

落日清吟招恶客,此时佳境属闲人。惭无好语酬高咏,东望云山意莫陈。

次韵蔡德亿年闻子规

宋代 王庭圭

逐客思归正倦闻,三更枝上月微昏。一声更断湘山曲,千古空馀马足痕。

东郭虽无扬子宅,西枝应有少陵村。不须宋玉怜憔悴,招得骚人几许魂。

雷秀才尝学诗于吕居仁能谈江西宗派中事辄次居仁韵二绝赠行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闻有牙签万卷藏,槐花应笑举人忙。向来阅士知多少,他日昂霄见此郎。

寅陂行

宋代 王庭圭

安成城头乌夜宿,啼乌未起鸡登木。倾村入城来送君,马首摩肩袂相属。

但有庞首不识名,何物老翁出山谷。老翁持酒前致词,家住西村大江曲。

大江两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属。自从陂废田亦荒,官中无人开旧渎。

公沿故道堰横流,陂傍粳稻年年熟。今年虽旱翁不忧,田头已打新舂谷。

谁云此陂会当复,老父曾闻两黄鹄。嗟哉如君不负丞,躬行阡陌劝农耕。

监司项背只相望,风谣满路胡不听。胡不听,寅陂行,为扣天阍叫一声。

次韵刘英臣早春见过二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春至盘蔬有蕨芽,纸窗竹屋自成家。客来清坐不饮酒,旋破龙团泼乳花。

刘虞卿衣弊履穿有号寒之忧赋绝句以道其意

宋代 王庭圭

江上丹枫半摇落,檐间青女忽横陈。可怜范叔寒如此,谁解绨袍念故人。

送彭士贵

宋代 王庭圭

诏谓将军急击戎,连营已列汉旗红。须君磨盾作露布,破阵谁先第一功。

送刘义夫宰祁阳

宋代 王庭圭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次山崖文走霹雳,颜老健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公于其间宰民社,切勿但取文辞誇。

当用忠壮出崖节,县妖破胆莫敢哗。官舟连樯泊溪口,符移星火如撒沙。

旧闻俗苦吏嚣恶,端能病政使不嘉。先声入境若元气,顾见槎蘖皆萌芽。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送罗孟弼

宋代 王庭圭

平步蟾宫脚失梯,当年才命巧相违。遭时何必由场屋,但著青袍骑马归。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