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路转川回失系舟,更教两驿过徐沟。多情团柏关前水,却共清汾一处流。
朝中措 与石子璋别,求作乐府,得麻字
清平乐 己亥春,济原先观赋杏花
论诗三十首·二十五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过应州
平野风埃接戍楼,边城三月似穷秋。人家土屋才容膝,驿路旃车不断头。
随俗未甘尝马湩,敌寒直欲御羊裘。十年紫禁烟花绕,此日云山是应州。
四哀诗李钦叔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颍亭留别
醉猫图 其一
窟边痴坐费工夫,侧辊横眠却自如。料得仙师曾细看,牡丹花下日斜初。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杨柳随风散绿丝,桃花临水弄妍姿。无端种下青青竹,恰到湘君泪尽时。
续小娘歌十首 其九
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鹧鸪天 其二 宿赵州
绿袖垂肩士女图。艳歌还似转莺雏。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
明画烛,倒金壶。使君晓夙宴西湖。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论诗三十首·十四
摸鱼儿·忆元龙
卫州感事二首 其二
白塔亭亭古佛祠,往年曾此走京师。不知江令还家日,何走湘累去国时。
离合兴亡遽如此,凄迟零落竟安之!太行千里青如染,落日阑干有所思。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
山居杂诗六首 其四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疏烟沈去鸟,落日送归牛。
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
鹧鸪天 其一 宿赵州
宿酒消来睡思清。梦中身世可怜生。绿衿红烛樱桃宴,画角黄云细柳营。
秋历□,月胧明。步檐倚杖候晨星。无穷宇宙无穷事,一笑山城打六更。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虎害
点绛唇·冰雪神人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惠崇芦雁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九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江城子 赋芍药杨州红
后饮酒五首 其三
阳翟道中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二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古意二首 其一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二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五
山居二首 其一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梁县道中
石勒问道图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点绛唇·长安中作
蝶恋花 戊辰岁长安作
论诗三十首·其九
临今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喜李彦深过聊城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一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一
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闻歌怀京师旧游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短日
浣溪沙·一片青天棹过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外家南寺
黄华峪十绝句 其十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二
寄杨弟正卿
感皇恩 末後乡人王怀玉乐府语也
雪岸鸣䳺
清平乐·村墟潇洒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秋日载酒光武庙
望归吟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乐府鸟衣怨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梅花引 同张仲经杨飞卿赋青梅
榆社硖口村早发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五
秋色横空·松液香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