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洛阳高少府瀍阳后庵四首 其一
溪上弄明月,风露发新警。心空无一尘,万竹扫清影。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五
诗仙诗鬼不谩欺,时事先教梦里知。禁苑又经人物散,荒凉台榭水流迟。
临江仙 赠答飞卿弟
太常引·东园歌管日相娱
南柯子 济川寿席
铜雀台瓦砚
爱惜铅华洗又看,画阑桂树雨声寒。千年不作鸳鸯去,唤得书生笑老瞒。
清平乐 罢镇平归西山草堂
木兰花慢 赠吹**者张嘴儿暨乃妇田氏合曲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八
红妆翠盖惜风流,春动香生不自由。莫向芸斋厌閒冷,小诗供作锦缠头。
论诗三十首 其九
斗靡誇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王仲泽
太学声华弱冠驰,青云岐路九霄飞。上前论事龙颜喜,幕下筹边犬吠稀。
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从来圣牍褒忠义,谁为幽魂一发挥。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五
涨落沙痕出,堤摧岸口斜。断桥堆聚沫,高树阁浮槎。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二诗 其一 前人
郑虔三绝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辽海东南天一柱,胸中谁比玉峥嵘。
和德新丈
二年老眼暗兵尘,今日逢君喜事新。结伴还乡有成约,不应先作北归人。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水龙吟 同德秀游盘谷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
升斗微官不疗饥,中林春雨蕨芽肥。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
鹧鸪天 薄命妾辞
颜色如花画不成。命如叶薄可怜生。浮萍自合无根蒂,杨柳谁教管送迎。
云聚散,月亏盈。海枯石烂古今情。鸳鸯只影江南岸,肠断枯荷夜雨声。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临江仙 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因寄希颜兄
三奠子离南阳後作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寄钦止李兄
宛丘叹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临江仙 西山同钦叔送溪南诗老辛敬之归女儿
感皇恩 张侯寿席此州乐府垂杨一曲方盛
僧寺阻雨
杨秘监马图
雪香亭杂咏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绿二首
论诗三十首·十三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凭阑
杜生绝艺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七
西园
渚莲怨
临江仙 留别郝和之
行香子 时在淅江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
赠答人焕然
送登封张令西上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杂著二首 其一
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太原赠张彦远
送樊顺之
山居二首 其一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论诗三十首 其十七
浣溪沙·一片青天棹过
朝中措 贺张伯宁家儿子犀郎晬日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论诗三十首·三十
癸巳除夜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出京
野菊,座主閒閒公命作 其二
三仙祠
汴禅师自斲普照石 其二
寄杨飞卿
太常引
梨花海棠二首 其一
醉花阴
蝶恋花 同乐舜咨郎中梦梅
宿张靖田家
后湾别业
病中
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