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彭青老好谈禅喜作诗西宁诗 其三

彭青老好谈禅喜作诗西宁诗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好诗浑厚如金玉,妙质勿令斤斧侵。要识笔端三昧力,夜深山水自成音。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和刘元弼遽室

宋代 王庭圭

竹径潜通几许深,远窗寒色半晴阴。朱轮画毂走何事,明月清风惬素心。

宴坐壶中观彗景,时游物外拂尘襟。此君定自能留凤,更绝飞鸦噪暮林。

过萧泷庙

宋代 王庭圭

泷江欲度虹为桥,泷涛舂击蛟鱼跳。泷头有庙非一朝,泷民犹传神姓萧。

殿脚插入白鹭腰,青原舞翠挹岧峣。朱甍日出烟雾消,碧瓦不动磨青瑶。

忽然飞电掣紫霄,天为借怒生奇飙。游龙挥雨洗泬寥,桂花堕落香云飘。

百年古木号鼍能,击鼓变化鸾吹箫。

官艘贾舶胆欲焦,庙前泊橹不敢摇。楚词跪奠设浆椒,泷之灵兮或可招。

茉莉花三绝句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逆鼻清香小不分,冰肌一洗瘴江昏。岭头未负春消息,恐是梅花欲返魂。

县尉任子严出示从军陪大将吴侯游石峒五绝句奉次元韵颂日颂平贼之 ...

宋代 王庭圭

石窟巉岩鬼不开,狂童乘此起氛埃。殿前兵马何曾出,旗鼓初从天上来。

次韵赵逢源秋日溪居十绝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门外仙槎泛急湍,应从霄汉落银湾。归来不记河源路,风雾凄凄月满山。

谢彭仲宽惠小茶磨并仙茅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梦具白鸡犹不死,胸吞赤凤得长生。向来未识仙茅草,误向松根采茯苓。

报恩寺避暑

宋代 王庭圭

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百丈寺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盌冰。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送黄子默湖南机宜

宋代 王庭圭

潢池赤子弄锄耰,天子择日除元侯。今君子为幕下士,多材应与幄中筹。

官弩近围临桂峒,捷书飞入未央楼。想当磨盾作露布,何异裴公取蔡州。

和读书台入夜即事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池底星光个个添,半钩斜月吐纤纤。数声寒笛西风下,人在朱楼捲暮帘。

寅陂行

宋代 王庭圭

安成城头乌夜宿,啼乌未起鸡登木。倾村入城来送君,马首摩肩袂相属。

但有庞首不识名,何物老翁出山谷。老翁持酒前致词,家住西村大江曲。

大江两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属。自从陂废田亦荒,官中无人开旧渎。

公沿故道堰横流,陂傍粳稻年年熟。今年虽旱翁不忧,田头已打新舂谷。

谁云此陂会当复,老父曾闻两黄鹄。嗟哉如君不负丞,躬行阡陌劝农耕。

监司项背只相望,风谣满路胡不听。胡不听,寅陂行,为扣天阍叫一声。

和黄元授喜雨

宋代 王庭圭

天公叱起群龙颠,黑风立海倒百川。黄流忽通南北港,白水自满高低田。

官军从来仰征赋,农民岂解持戈鋋。虽得一雨洗炎热,夜吏捉人谁使然。

仁山五百罗汉赞

宋代 王庭圭

迦叶天中五百尊,目连罗睺皆骏奔。阿难连哭佛日昏,谁为设法沙林园。

帝释拥护六凿根,习气脱尽婆罗门。仁山金碧耀人天,瞻礼愿见前世缘。

法螺一吹天上闻,还报十方罗汉恩。

夜坐听沅江水声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雨过风林生夜清,坐邀明月正关情。渔童酒醒莫吹笛,要听一江秋浪声。

赠别刘文卿

宋代 王庭圭

丞相诸孙早相见,子独羁游未识面。忽骑瘦马夜敲门,始得此郎如小阮。

通都大邑多豪英,乃走穷山访微贱。匆匆未暇世论文,会看落笔知关键。

和谢梦叟思乡用李巽伯韵

宋代 王庭圭

江头野老哭声哀,宫殿千门安在哉。御路初传鼙鼓动,驿尘犹见荔枝来。

九重奇祸遽如许,四海军书重困催。家在双龙双阙下,乱云春思益难裁。

题竹溪读书堂

宋代 王庭圭

竹外溪边沙石幽,欲招诗客赋临流。万竿深锁藏书屋,百丈清潭绕橘州。

千里水烟渔唱晚,一堂风月暮云收。何当挽取六君子,占此佳名作胜游。

次韵李宜仲见怀朱崖夜郎二逐客

宋代 王庭圭

不因贵贱识交情,此段当令后辈倾。三友一龙吾作尾,同时四海孰为兄。

殊方少客通南北,厚禄无书访死生。万里归期应可指,九衢先听卖钗声。

赠曦上人二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寺倚村南涧水开,终年行脚看山回。卢仝欲洗尘埃渴,入寺却愁曦未来。

次前韵酬赵提干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留滞沅湘见此郎,气如九月雁横霜。麻鞋踏雪穿沙底,赐履他年出上方。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四

宋代 王庭圭

山腰危殿倚青葱,知是云峰第几重。恐有书生来问道,为凭轻打饭前钟。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