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王行
深谷翳脩篁,苍飙洒碧霜。忆曾参玉版,风味似筼筜。
题画八首 其三
江槛俯清浔,高秋水气深。楸枰互相对,机事亦何心。
水云居
秋水春云万里空,酒壶书卷一孤篷。多情最是閒鸥鹭,留得诗人作钓翁。
先月楼二首 其二
结楼临水上,风景问如何。明月夜先到,清光秋更多。
高檐垂碧汉,低槛俯金波。想得凭空阔,长吟复浩歌。
寄衍独庵斯道
蒲团功向熟,那许业缘侵。悟道原非佛,论诗却见心。
钵香红稻米,屋老绿萝岑。吾亦惟求静,支筇盍远寻。
浣溪沙 答平远翁送金桃
一夜东风落绛葩。几番醲露染丹砂。熟来风吹似仙家。
滴处芳香沾玉笋,破时颜色胜金芽。小儿三采不须誇。
次韵沈学庵闲居杂兴(三首)
题画八首 其二
群嶂绕溪青,晴来马足轻。不辞山路远,随处听啼莺。
题郭巨逢金卷
为亲忘子亦堪怜,锄底黄金岂偶然。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
雪后西湾访友道中即事
山中风雪下三日,日出未消溪上寒。行路不辞穿窈窕,人家何处有琅玕。
初春草色缘沙见,数树梅花隔水看。此景欲摹难泼墨,拟将粉笔写林峦。
桂月弄笛便面
月色与天香,相将浥露凉。弦中有流水,幽韵入清商。
行香子 和衍上人见寄二首 其一
踪迹祗园,谈笑神仙。到尊前人爱逃禅。波澜舌底,风月吟边。
似辩中安,书中素,醉中颠。
忘情世虑,泉石因缘,两芒鞋几度朝天。归来此日,重话他年。
共夜窗灯,春苑树,晚湖船。
师林十二咏 其七 指柏轩
古柏昼阴阴,当轩岁月深。山僧常笑指,应解识禅心。
师林十二咏 其二 含晖岭
西曛夕尚明,东旭朝先赤。为比众峰高,光景常多得。
题许澜伯先茔图并序
藏亲已云竟,思亲那可忘。写亲藏魄处,朝夕似亲傍。
寄题远山楼 其一
漾水迢迢远空,当楼历历遥峰。高捲湘帘独坐,烟中几朵芙蓉。
送莫礼敬应聘之京
频年湖上读书多,束帛戋戋忽见过。霄汉帛良图治理,林泉英俊遍遮罗。
登朝簠簋材偏美,调鼎盐梅味较和。只恐西风秋欲起,四鳃回忆渺烟波。
寄唐伯慎
未见即云别,别怀安可忘。平生双醉眼,四海一诗囊。
乔木苍云合,高楼白日长。屏山远相望,烟水正微茫。
师林十二咏 其五 禅窝
咫尺栖身地,宽如选佛场。须知九千界,元不离禅床。
踏莎行 诜上人留宿 是日俞明府鹤瓢道人同访
高树颠风,疏篁啸雨。青山绕屋云来去。出青残磬讽经馀,扑帘轻雾烧香处。
闲客相过,仙踪偶驻。山僧更解留人住。夜窗灯火茗鸥宽,谈不尽,鸡声曙。
题自作画(并序)
王行
(1331—1395)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92篇诗文
次俞有立客中九日
杏田画
题来鹤辞卷
冬景六言
松云二士图
次韵杨孟载见寄
如梦令 惜春
送顾光远赴广东行省郎中
酬韩蒙庵
寄蔡渔村 其一
师林十二咏 其八 卧云室
赠栉生沈志道
沁园春 春霁
为王立方题雪峰孤眺图
题赤壁赋意图
寄李鹤瓢士明
秋水晴霞 写意
次韵张伯纯见寄
师林十二咏 其三 吐月峰
赠无相
高林雪竹
书宝积印衲子房
师林十二咏 其六 问梅阁
赠地理师
江馆有怀王为善
行香子 其二
清风八咏楼 赠送朱彦祥
先月楼二首 其一
梅花折枝图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 其一
一江春水 顾氏隐居
次韵高季迪见寄
郑禧之松林才子图
过西山海云院
题听松卷
秋景小幅
寄陈惟允
题画八首 其八
师林十二咏 其一 师子峰
师林十二咏 其十二 竹谷
寄题远山楼 其二
联芳词三首 其二 迎春乐
寄绮川故人
题画并序
思缓堂
仕女障子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 其二
寄题聚碧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