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复州道中二首 其二

复州道中二首 其二

宋代 王炎

私喜归期近,天边更远游。士须尝险阻,吾敢恨淹留。

尘事蚁旋磨,浮名鱼中钩。春风桃李月,倚柂看东流。

诗人王炎的古诗

用元韵答麟老 其二

宋代 王炎

七闽名家子,祝发隐梵宫。碧海掉尾鲸,不堕世网中。

熏炉起香雾,棕拂生清风。寂寂枯木岩,中有春意融。

杖屦厌山水,习气一洗空。违俗非崖异,入俗非雷同。

乃知行市廛,宛如坐孤峰。

秋旱得雨

宋代 王炎

下田出龟兆,高田半黄埃。
禾穗槁欲死,益以蟊贼灾。
钲鼓竞祷祈,民病神所哀。
划空走笑电,隐地鸣怒雷。
云将为前驱,颇送甘雨来。
老稚喜欲狂,稍觉生意回。
鸡豚赛秋社,屈指篘新醅。
米价免翔贵,我亦怀抱开。
凉声绕松梢,披襟可徘徊。
执热汗如雨,得此亦快哉。
短歌当甿谣,因以侑一杯。

又题巢林

宋代 王炎

阛阓深居似林谷,缘坡手种青青玉。市声坡向耳根来,蒙密中间深结屋。

鹪鹩但愿巢一枝,鸾停鹄峙意何如。青云千级风在下,飞翰稳去摩天衢。

送王巽泽侍郎

宋代 王炎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虞美人(甲戌正月望后燕来)

宋代 王炎

镜中失画双青鬓。懒更占花信。小梅半谢雨垂垂。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
社前归燕穿帘语。似说人憔悴。自缘老去少欢悰。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黄致政挽诗二首

宋代 王炎

禄养更迎侍,消摇介寿康。
壮图虽偃屈,潜德竟辉光。
可惜今埋玉,无由自奠觞。
他年观上冢,千骑拥龙冈。

临江仙(莫子章郎中买妾佐酒,魏倅以词戏之,次韵)

宋代 王炎

试问休官林下去,何人得似高年。壶中不记岁时迁。吹箫新有伴,餐玉共求仙。
有客尊前曾得见,月眉云鬓娟娟。断肠刺史独无眠。谁能闻一曲,偷向笛中传。

次韵朱晦翁十梅·落梅

宋代 王炎

幽人自爱花,花落恨岑寂。
岂悟化工意,褪花方着实。

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六

宋代 王炎

银钩入翠珉,文字本肤浅。以书不以辞,恃此或行远。

与赵道人

宋代 王炎

欲上青云却垂翅,归来扫轨空山里。
道人来相来叩关,酒半醺酣谈亹亹。
我今布褐终余年,岂论燕颔并鸢肩。
谓予形是朱顶鹤,两眼藏神高颊颧。
彭殇寿夭谁无死,不将动目摇湛水。
道人去后若复来,定应难相壶邱子。

秀叔和章自言及再娶之事用元韵戏答之

宋代 王炎

寤寐閒思畴昔事,来往于怀日凡几。
伯鸾不可无孟光,岂为青眉并玉齿。
阿咸今与我不同,蛩蛩得草鱼得水。
流苏帐暖双杯行,春近梅妆香更清。
试唱刘郎竹枝曲,道是无晴还有晴。
长夜老夫方独坐,手把楞伽对灯火。

六客堂

宋代 王炎

一樽相属更何人,六客当年事已陈。
扁榜特书名尚在,篇章深刻字犹新。
关心吏事方穷日,企踵前贤分绝尘。
涉笔符移忧百谪,偷閒来此一嚬呻。

复州道中二首 其二

宋代 王炎

私喜归期近,天边更远游。士须尝险阻,吾敢恨淹留。

尘事蚁旋磨,浮名鱼中钩。春风桃李月,倚柂看东流。

点绛唇(崇阳野次)

宋代 王炎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孤村薄暮。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家何处。乱山无数。不记来时路。

江上为韩毅伯访得便舟

宋代 王炎

铜墨缠腰雪上头,人生一饱亦难谋。
天明忽暗酿梅雨,风暖又寒催麦秋。
老矣不堪时节换,粲然方幸故人留。
白云呼去淮山住,强为江边问买舟。

与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绝

宋代 王炎

鸢肩燕颔刺天飞,自顾而今已后时。
巾褐萧然成野老,有何情绪更哦诗。

浮碧亭

宋代 王炎

凫舄飞来空翠间,万家联络拥风烟。
个中杖屦宜频到,此外楼台总浪传。
山似蓬莱差可近,水疑渤澥欲无边。
湘妃度曲冯夷舞,招我骑鲸意亦仙。

次韵韩毅伯病瘧

宋代 王炎

胸襟玉气吐长虹,扶老犹须药物功。
示病维摩非实相,戏人瘧鬼助文穷。
笔头排闷诗千首,瓮面消愁酒一中。
无闷无愁始安乐,此身何日不春风。

和韩毅伯知命

宋代 王炎

春风盎盎杯中酒,流水潺潺膝上琴。
个里有人真得趣,槐安一梦莫关心。

题古塔主语录

宋代 王炎

震雷动地音元寂,白月当空指即迷。
天下老师应锁口,此公不肯止儿啼。
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 4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