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童寿卿博雅堂

题童寿卿博雅堂

宋代 王炎

会道莫如约,要识胸中真。
讲学亦贵博,不废纸上陈。
王充与李邕,世岂无若人。
中秘未许见,市肆何所闻。
童君家多书,乃为我辈虑。
安用蓬莱山,万卷皆聚此。
又复附益之,秦碑及周鼓。
剡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
持此分雅俗,清渭映浊泾。
不贿屋自润,无爵身亦荣。
好事时相过,不惮倒屣迎。
挥麈言有味,寂如无市声。
孰如汉中郎,孰似楚左史。
孰能诵亡书,孰解作奇字。
是中犹渊海,随取即随有。
或问贾几何,还可商度否。
掀髯笑谢客,吾非鬻书叟。

诗人王炎的古诗

卜算子(嘉定癸酉二月雨后到双溪)

宋代 王炎

渡口唤遍舟,雨后青绡皱。轻暖相重护病绡,料峭还寒透。
老大自伤春,非为花枝瘦。那得心情似少年,双燕归时候。

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四

宋代 王炎

清真去边幅,明白倾底里。枳棘见鸾凰,十倍跫然喜。

方漕躬明挽诗三首 其一

宋代 王炎

行跸留吴会,神州久陆沉。君王经远志,臣子复雠心。

慷慨披丹悃,褒嘉拜玉音。骑箕何太速,有识共沾襟。

吕待制所居八咏·月台

宋代 王炎

我欲登仙换凡骨,飞上云头窥月窟。
羿妻问我何自来,笑指广寒令径入。
归来却见半隐翁,月台如在神仙中。
霓裳歌舞不用觑,把酒长啸生清风。

閒居即事 其二

宋代 王炎

壮年多旅寓,晚岁遽鳏居。伤往遂成赋,解嘲休著书。

经营惟种莳,来往但樵渔。百念今灰冷,虽贫自晏如。

寄德莹弟二首

宋代 王炎

牢山羁旅隔楚东,青山梦入往来中。
离心山雁惊秋雨,醉眼开花昨夜风。
一壑若为甘小隐,三江何日挂归篷。
谋生向坐文穷计,识破譊讹虑已空。

用前韵答黄一翁二首

宋代 王炎

豆羹采藜藿,鼎食厌粱肉。
士欲齐得霄,胸次要涵蓄。
我晚颇闻道,宁有慧无福。
外物皆浮云,此道等珠玉。
阅事如阅棋,已过安用覆。
回光照诸妄,稍稍淡无欲。
与君共玄谈,一笑时捧腹。
更以诗留贫,此语颇惊俗。
细看苜蓿盘,岂减槟榔斛。
见金不见人,渠辈非吾族。
君独臭味同,吾固知之熟。
平生求益友,今日并墙屋。
不肯兄事钱,宁以君呼竹。
力学追古人,经史费抄读。
我方病少瘳,拥衲肤有粟。
百念渐灰冷,有牛不须牧。
君如汗血驹,堕地必驰逐。
甘为走踆踆,耻作雌粥粥。
有玉未尝献,岂忧终刖足。

游东山 松风

宋代 王炎

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佳处元非宫徵,谁能写入朱弦。

次日快晴

宋代 王炎

曈曈晓日射窗明,急雪漫空快得晴。
田父饭牛应喜甚,东皋泽泽可深耕。

晚浴溪上

宋代 王炎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
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游东山·烂柯

宋代 王炎

手谈一局未了,叶落花红几回。
只恐云迷归路,不容樵客重来。

太皇太后挽诗

宋代 王炎

弧矢能天授,诗书德日新。
中兴扶汉祚,内禅赞尧仁。
镂玉三朝庆,涂椒四世亲。
乘云今不返,垂白泣遗民。

溪上寻梅不遇

宋代 王炎

玄冬用事秃千林,蓓蕾凌寒瘦不禁。
已唤苍头篘腊脚,未逢玉颊吐春心。
客居避俗遨游少,老境看花感慨深。
属付绿衣歌舞地,吹香一笑慰幽寻。

题古塔主语录

宋代 王炎

震雷动地音元寂,白月当空指即迷。
天下老师应锁口,此公不肯止儿啼。

京丞相挽诗 其二

宋代 王炎

山立群公表,朝廷势自尊。远谋安庙社,厚德镇乾坤。

帝念经纶广,人思色笑温。骑箕今不返,麟阁画空存。

次韵韩毅伯病瘧

宋代 王炎

胸襟玉气吐长虹,扶老犹须药物功。
示病维摩非实相,戏人瘧鬼助文穷。
笔头排闷诗千首,瓮面消愁酒一中。
无闷无愁始安乐,此身何日不春风。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宋代 王炎

懒跨狨鞍趁晓班,却空蜡屐小游山。
山头草木生光彩,玉节曾行紫翠间。

寄潘维节

宋代 王炎

墨貂裘敝君穷甚,黄犬书来我慨然。
肯到越中同住否,秋深即上歙溪船。

和陆簿九日一首

宋代 王炎

西风拂面饮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
极羡酒兼诗共好,正缘人与景相参。
杜门不复贪游赏,落帽无由际剧谈。
叹息登高兄弟远,目随鸿雁过天南。

题李道士揖云轩

宋代 王炎

独酌樽中绿醑,自横膝上瑶琴。
笑揖白云为伴,爱渠舒卷无心。
王炎

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 4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