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岐阳三首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为鲜于彦鲁赋十月菊
清霜淅淅散银沙,惊见芳丛阅岁华。借暖定谁留翠被,鍊颜端自有丹砂。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苦留客,衰迟久已避梅花。
贺新郎 箜篌曲为良佑所亲赋
梁园春五首 其二
暖入金沟细浪添,津桥杨柳绿纤纤。卖花声动天街远,几处春风揭绣帘。
甲午除夜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得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
临江仙·世事悠悠天不管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五
国史经丧乱,天幸有所归。但恨后十年,时事无人知。
兴废属之天,事岂尽乖违。传闻入雠敌,秖以兴骂讥。
老臣与存亡,高贤死兵饥。身死名亦灭,义士为伤悲。
哀哀淮西城,万夫甘伏尸。田横巨擘耳,犹为谈者资。
我作南冠录,一语不敢私。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
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兹。朝我何所营,暮我何所思。
胸中有茹噎,欲得快吐之。湿薪烟满眼,破砚冰生髭。
造物留此笔,吾贫复何辞。
送诗人李正甫
阳和入枯株,霭霭含芳津。山头太古石,不与万物春。
朝从木客游,暮将山鬼邻。紫芝仅盈掬,幽兰不克纫。
青云入长吁,肝胆空轮囷。我尝读君诗,天趣触眼新。
秦游得豪宕,晋产馀真淳。怒虎不受唾,骇鹿未易驯。
安坐谁不如?半生走逡巡。苍苍不可问,藐藐谁当亲?
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閒人。空歌东野曲,不救西州贫。
踏莎行·月挂琼钩
水龙吟 东园醉后
龙兴寺阁
全赵堂堂入望宽,九层飞观尽高寒。空闻赤帜疑军垒,真见金人泣露盘。
桑海几经尘劫坏,江山独恨酒肠乾。诗家总道登临好,试就遗台老树看。
后平湖曲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尖新秋意晚晴中,六尺筇枝满袖风。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论诗三十首·其八
送樊顺之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二
山上离宫魏故基,黄金佛阁到今疑。异时人读清凉传,应记诸孙赋《黍离》。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三
郁郁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焦头无客知移突,曳日何人与共船。
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点绛唇 寄李辅之
惜分飞 戏王鼎玉同年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满江红·问柳寻花
清平乐 嘲儿子阿宁
婆罗门引 亦名菊潭秋
寄女严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七
感皇恩 洛西为刘景玄赋秋莲曲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太原
智仲可月下弹琴图
赠别孙德谦
紫牡丹
论诗三十首·十五
紫牡丹 其一
秋日载酒光武庙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寄钦用
鹧鸪天·颜色如花画不成
和德新丈
后饮酒五首
太常引·水光林影入凭阑
满江红 关希颜之官徐州
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 其二
卫州感事二首 其一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
寄杨弟正卿
楚汉战处
论诗三十首(选五)
去岁君远游送仲梁出山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台山杂吟
僧寺阻雨
朝中措·良宵一刻抵千金
临江仙 唐子西酒名齐物论,又曰养生主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解剑行
黄公庙
游承天悬泉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醉花阴
水龙吟·汉家金粟堆空
怀益之兄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西斋夜宴
浣溪沙 别纬文张兄
饮酒五首 其五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四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
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三
十二月六日二首 其一
鹧鸪天·彩舞萱衣喜气新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五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五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