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与西僧伦伯达
行云孤鹤万缘轻,遥见乡关眼便明。不似遗山元老子,尘埃风雨过平生。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八
红妆翠盖惜风流,春动香生不自由。莫向芸斋厌閒冷,小诗供作锦缠头。
梁园春五首 其二
暖入金沟细浪添,津桥杨柳绿纤纤。卖花声动天街远,几处春风揭绣帘。
济南杂诗五首 其二
吴儿洲渚似神仙,罨画溪光碧玉泉。别有洞天君不见,鹊山寒食泰和年。
满江红·寒日春温
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疏星澹秋明,阴霞绚朝映。积雨成坐愁,晨光动幽兴。
石门归驭引,湍浦渔舠并。旷荡万景新,归藏四山静。
平湖风漪绿,远岸秋沙净。洋洋游鱼逝,汎汎轻鸥泳。
隐显乖夙心,感遇见真性。倦游时自悼,违己将安竟。
忧端从中来,茫茫发孤咏。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二
陶谢风流到百家,半山老眼净无花。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
台山杂咏五首 其三
一国春风帝子家,绿云晴雪间红霞。香绵稳藉僧溪草,蜀锦惊看佛钵花。
石州慢 赴召史馆,与德新丈别於岳祠西新店
雁门道中书所见
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出门览民风,惨惨愁肺腑。
去年夏秋旱,七月黍穟吐。一昔营幕来,天明但平土。
调度急星火,逋负迫捶楚。网罗方高悬,乐国果何所。
食禾有百螣,择肉非一虎。呼天天不闻,感讽复何补。
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倾身营一饱,岂乐远服贾。
盘盘雁门道,云涧深以阻。半岭逢驱车,人牛一何苦!
朝中措 效俳体
【仙吕】后庭花破子
玉树后庭前,瑶华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花和月,大家长少年。夜夜璧月圆,朝朝琼树新。贵人三阁上,罗衣拂绣茵。后庭人,和花和月,共分今夜春。
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
白雪朱弦一再行,春风纤指十三星。云窗雾阁有今夕,宝靥罗裙无此声。
萧洒寒松度虚籁,悠扬飞絮搅青冥。胎仙不比湘灵瑟,五字钱郎莫漫惊。
清平乐·村墟潇洒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
春山晴暖紫生烟,山下分流百道泉。未放小桃装野景,已看茅屋映秋千。
饥乌得食争相唤,醉叟行歌只自颠。寒食明年定何许,故人尊酒且留连。
光武台
临江仙 赠仲经女子楚楚
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满江红 嵩山中作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木兰花慢 游三台二首
十月四日往关南
为邓人作诗
蝶恋花 甲申岁南都作
八声甘州·玉京岩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步虚词三首 其二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
续小娘歌十首 其四
太常引
外家南寺
别李周卿二首 其二
论诗三十首·其六
后饮酒五首 其三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点绛唇·连夜春寒
太常引·五云楼观日华东
点绛唇·帘卷荷香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论诗三十首·十一
山居杂诗
西江月·悬玉微风度曲
胜概
甲寅十二月四日出镇阳寄宰鲁伯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鹧鸪天 与钦叔京甫市饮
浣溪沙 别纬文张兄
太原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二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乙未正月九日立春
泛舟大明湖
乐府鸟衣怨
李长源
台山杂咏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七
纪子正杏园燕集
山居二首 其一
朝中措·芦沟河上度旃车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昆阳
步虚词三首 其三
梦归
梨花海棠二首 其二
岐阳三首
岐阳三首 其二
续小娘歌十首 其五
水调歌头 赋德新王丈玉溪,溪在嵩前费庄,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三
续小娘歌十首 其十
点绛唇·痛负花朝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
点绛唇·十六芳年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赠张主簿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