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汪炎昶
书兴四首 其一
山如斲新棱,泉如注新碧。醉卧便妥帖,似换松根石。
混俗悼昔遗,嗜静竦今获。吸鲸涤烦想,饫奇苏惫力。
追往忽悟咎,持虑日增惕。
晦庵先生遗墨 其三
待制诗章雕玉雪,郎中笔阵布云霞。独于妙迹留遗恨,涧石嵯峨叠藓花。
晚出山涧
树崩崖更豁,涧曲路增长。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适叹炎蒸剧,絺衣已怯凉。
哭中齐兄三首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五
众心异向背,如口纷嗜好。竞守一隅僻,不悟竟至老。
何由破其惑,所贵皆为宝。
俞氏朝爽轩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二
复有忧民意未忘,欲从分省拜封章。马周笔下文章妙,贾谊书中太息长。
治世可能无利病,吾徒自此卜行藏。亦知自系苍生福,聊复临风倍激昂。
戏题江仲陶池亭
友人山庄
便觉尘嚣隔,烟霞宁几深。树招怜翠眼,水发嗜清心。
石晕团枯靥,崖芳簇碎金。知非樽酒聚,宠我以幽寻。
读书感愤四首 其二
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次韵胡庭芳别考亭夫子祠下
题吴判官澹齐
咀业间新茶二绝
香严院
荦确疲幽径,扶持仗瘦筇。断崖何处路,细雨隔山钟。
猿窃垂帘果,僧樵卧涧松。人言深僻处,别更有灵踪。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四
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彼岂超世才,但愧吾无能。
我家壁中书,不如相牛经。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九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蚌胎秘奇彩,萤火耀寸光。
中心固了了,竟莫辨否臧。
送澹齐吴判官还台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其二
雪涛奔两涧,毛发竖清寒。鼻裂花香劲,衣牵棘刺攒。
步崖青壁滑,憩树绿阴团。莫忘兹游好,题诗后日看。
次韵题琴谱三首
同张赵二山长及郡城诸小饮紫阳溪上分韵赋诗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132篇诗文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 其三
和友人论诗二首 其二
读书感愤四首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次韵戏族兄存耕翁再纳宠姬
沧洲白鹭图五首 其二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 其四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一
三洪遗墨石刻
晚出田间
七夕读牛女事
五月二十三日雷电大作
谢梅庵汪御史免丝分得交字韵
友人江顺德见子
和友人论诗二首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一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
次韵戏族兄存耕翁再纳宠姬 其一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三
沧洲白鹭图五首 其一
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上岭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一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九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旱
雨夜言怀
哭中彝兄三首 其三
沧洲白鹭图五首 其五
张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轩曰琴琅玕
客归二首 其二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暑夜闻松声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八 咏愚亭
哭直方兄二首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 其二
友人俞伯初梦余立县崖飞瀑之下渭日吾缘润曲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
冬夜闻雷
竹径
里人俞退翁自号南山南菊逸赏赋诗以道其志继
题王伯畏清心堂
客归二首 其一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
客归二首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二 咏愚邱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十
读书感愤四首 其三
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