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汪炎昶
俞氏朝爽轩
戏题江仲陶池亭
三洪遗墨石刻
次韵谢敬存见寄
锵然新诗堕崖谷,一片寒光浮越罗。字搜片玑竭贝阙,笔捲波浪乾银河。
未能力学自知愧,正使工诗奚足多。矧兹小技尚未至,议论我私当如何。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六
昭崖泫泉液,勃勃上云气。未遂朝宗愿,先有为霖意。
五月二十三日雷电大作
暑夜闻松声
老松叶閒风所藏,露气引风风正狂。吹云去作何处雨,馀力犹能为此凉。
来从月里觉愈爽,助以溪声听更长。椎床抚几喜欲绝,赤日杲杲升扶桑。
友人江顺德连日留饮分韵赋诗得日字操笔立成
峰峦秋翠秾,禾黍晚露湿。虽然诗兴多,其奈归情急。
清逼蓼花风,热薄桐阴日。社酒欲娱亲,岂不怀宴集。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送友人江和叔调闽海宪掾二首 其二
莫叹才为掾,云霄自此初。会能舒所蕴,且复试其馀。
黄叶山村雨,青灯竹几书。平时学经济,谁不笑迂疏。
读书感愤四首 其二
孔道贵平治,藜羹厄于陈。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坠编简,又以诒我人。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斯民。
种蓼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客归二首 其一
绕墙烟树色茏葱,燕入莺过路不通。客子归来误惊喜,移家别住绿阴中。
哭直方兄二首
和友人论诗二首 其一
原自风骚浚,根从李杜寻。烟云裁体制,月露洗胸襟。
所施殊高下,论功系浅深。尽饶材力赡,政要苦留心。
同张赵二山长及郡城诸小饮紫阳溪上分韵赋诗
记蝗
饥疫灾方息,飞蝗又作群。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濒死欣才脱,偷生骇乍闻。分官严捕瘗,吏卒日纷纷。
晚出山涧
树崩崖更豁,涧曲路增长。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适叹炎蒸剧,絺衣已怯凉。
晚出山润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132篇诗文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四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
齿痛戏成三首 其一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十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六 咏愚岛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五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各一再和 其四
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
张子京扁其先大父居琴之竹轩曰琴琅玕
吴氏碧松亭
古铜小鼎砚滴铭
早雪
次韵题琴谱三首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九
竹径
哭中齐兄三首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三 咏蚯蚓
书兴四首 其一
晦庵先生遗墨 其三
余于汪推官别墅睹壁间蜀道山水欲赋未能一夕忽梦如所见而有作觉记 ...
挽毕宰二首 其一
江伯几新覆雪矼草堂
戏题江冲陶池亭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其二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八
次颂符术致雨之韵
咀业间新茶二绝
寄赠张吏日
七夕明日次退翁韵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三 咏愚泉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其三
哭俞伯初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一
程森甫见示同伯几游雪矼观海棠之作伯几尝与余有此约次韵寄之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十七
同侪坚挽同游用韵为谢然终不能从也
晦庵先生遗墨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三
沧洲白鹭图五首 其五
访人不遇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一 咏愚溪
送友人江和叔调闽海寂掾二首
二月食笋
沧洲白鹭图五首 其一
题王伯畏清心堂
上李侯
程存虚梦与六人饮酒赋诗余亦焉而眉长夹鼻下
读书感愤四首
友人俞伯初梦余立县崖飞瀑之下渭日吾缘润曲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首 其二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