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晦庵先生遗墨

晦庵先生遗墨

宋代 汪炎昶

待制诗章雕玉雪,朗中笔阵面云霞。
独于妙迹留遗恨,润石嵯峨叠藓花。

诗人汪炎昶的古诗

曹主簿泾自卜寿藏追范石湖韵谨依虚谷使君例

宋代 汪炎昶

何遽卜萱兼树楸,寿如黄绮阅火剑。
九州骨岂皆黄坯,百岁人谁尽白头。
贵贱一时膏野草,贤愚后代指荒丘。
因公重慨浮生事,落叶寒云渺渺秋。

咀丛间新茶二绝 其二

宋代 汪炎昶

卢仝陆羽事煎烹,谩自誇张立户庭。别向人间传一法,吾诗便把当茶经。

次韵题琴谱三首

宋代 汪炎昶

镌琼镂玉缀为编,积雪涵秋调总全。
听处雪忘身有耳,弹时自以意为弦。
大音不泄琴何预,至妙无形操岂傅。
忽触悠扬徽外趣,冷风凄雨滋孤蝉。

同侪坚挽同游用韵为谢然终不能从也

宋代 汪炎昶

道人结庐青山巅,如望蓬莱无渡船。
石栈天梯俗千仞,流水桃花知几年。
癖佛诗持退之论,入社岂废渊明贤。
亦闻曾契虎溪界,暂往勿谓吾无缘。

晚出山润

宋代 汪炎昶

树崩崖更豁,润曲路增长。
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
适叹炎蒸剧,絺衣已怯凉。

次韵谢敬存见寄

宋代 汪炎昶

锵然新诗堕崖谷,一片寒光浮越罗。字搜片玑竭贝阙,笔捲波浪乾银河。

未能力学自知愧,正使工诗奚足多。矧兹小技尚未至,议论我私当如何。

次韵补柳子厚八愚诗 其六 咏愚岛

宋代 汪炎昶

海仙怜憨痴,相嬉幻蓬岛。池悬孤影直,云增危势好。

鹤盘意欲下,树滋色难老。春风慎披拂,勿俾生凡草。

戏题江仲陶池亭

宋代 汪炎昶

寒阴竹梢云,清分稻畦水。
无令鸥鹭知,惊散菰蒲雨。

三洪遗墨石刻

宋代 汪炎昶

弟兄落落峙雄名,字落青珉定有灵。
地下可能□□剑,人间喜似出兰亭。

哭中彝兄三首 其三

宋代 汪炎昶

追随从早岁,终始只真情。责善古朋友,恤灾亲弟兄。

靡酬亏大义,重聚倘来生。泪尽哭吾父,情伤忽屡倾。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八

宋代 汪炎昶

寒士励苦行,不能动邻里。彼或外貌饰,即与时髦齿。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寄赠张吏日

宋代 汪炎昶

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
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
剖析不构雁鹜钳,或马骤畈迂术箝。
鹿门烟萝扃鍒严,猿鸟未许逃幽潜。
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

晦庵先生遗墨

宋代 汪炎昶

待制诗章雕玉雪,朗中笔阵面云霞。
独于妙迹留遗恨,润石嵯峨叠藓花。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三

宋代 汪炎昶

铿锵国风始,孰云堕微茫。祇今寂寥中,满耳犹洋洋。

聋俗自无闻,此音初不亡。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一 咏蜗牛

宋代 汪炎昶

雨馀露双角,戴角缘攲危。吾疑甚为累,失此将何依。

荒凉一亩宫,晨出暮来归。虽不著我体,为累岂异兹。

应有露卧翁,窃视复见嗤。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九

宋代 汪炎昶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蚌胎秘奇彩,萤火耀寸光。

中心固了了,竟莫辨否臧。

过往岁避地之所屋燬人迁

宋代 汪炎昶

依旧苍苔小径斜,当时从此入山家。
心疑谬误还疑是,雨涞棠梨一树花。

吴氏碧松亭

宋代 汪炎昶

娱亲何烦羡三釜,种公築亭真自贤。
昔人固顾甘旨具,有子正须名节全。
月摹碎影当奇尽,风送寒声供醉眠。
庭前雨露挟和气,明年定有枝相连。

记蝗

宋代 汪炎昶

饥疫灾方息,飞蝗又作群。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濒死欣才脱,偷生骇乍闻。分官严捕瘗,吏卒日纷纷。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三 咏蚯蚓

宋代 汪炎昶

群动各矜奋,尔独聊优游。引颈欲出穴,忽优寻无由。

物资爪牙利,一饱才能谋。尔形独何殊,宜有馁死忧。

乃能乐清夜,和我商声讴。

汪炎昶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1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