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明代 王彦泓

风流领袖词坛伯,早岁倾家耽结客。肝胆男儿四海空,却随长黛操歌拍。

烈士从来定赏音,周郎顾曲况郎琴。谁知唐勒牢骚况,剩托清讴写壮心。

萧疏襟寄嫌华屋,别向林塘选幽筑。摩诘轩窗俨画图,安昌帘幕传丝竹。

练色知声第一流,檀痕亲掐教伊州。呼来绛树皆琼树,倚遍笙楼即镜楼。

临川丽曲才人赋,慧业情钟兼妙悟。妖唱能传作者心,圆喉脆节如丝度。

只字悠扬刻漏移,四筵倾耳尽支颐。红尘卷雾双鸾出,绣带迎风一燕吹。

歌酣酒热来孤愤,画鼓渊渊金石韵。奋袂低昂雪腕催,满堂掩泣灯生晕。

浊酒何人识信陵,感时悲事绪填膺。饮醇长夜非荒晏,映柱摩挲六尺冰。

丈夫意概矜然诺,不惜如花换干莫。自是荆卿侠气深,非关石尉欢情薄。

座隅有客百愁盈,更倚云和啭一声。试问清狂能酷似,也应知是谢家甥。

诗人王彦泓的古诗

对雪有感和陆仲谔韵

明代 王彦泓

白凤飘翎到地轻,晨窗辉映误疑晴。身轻载笔游梁苑,心忆衔枚入蔡城。

世以高寒增岳色,可能呜咽壮河声。千仓玉屑东皇献,似犒擒胡百万兵。

残妆

明代 王彦泓

睡夕篸花晓未蔫,又寻幽朵露丛边。窗光映日来侵面,衣影翔风欲拍肩。

艳鬓泽同新沐夜,羞颜赪似未笄年。残妆最是难看见,缓住梳头一细怜。

无绪 其二

明代 王彦泓

春来无伴与猖狂,书卷聊支白日长。寒尽蕙花犹几剪,雨前茶叶不多枪。

客呈便面题新句,婢掣搔头拨晚香。偶忆洛神风席逸,粉笺临得十三行。

予怀 其二

明代 王彦泓

憔悴明妃似画图,阿甄愁坐闭铜铺。也知此后风情减,只悔从前领略粗。

频嘱诗词宜蕴藉,更教车服莫闲都。何年却话今年恨,拥髻灯边侍子于。

烧香曲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闭户留香计绝痴,微烟未动隔帘知。剪灯烟榻寒相守,听雨房拢暗最宜。

卧待衣篝氲未了,坐看银叶透还迟。谢娘衵服经三浣,一味浓芬似旧时。

遣愁 其二

明代 王彦泓

本为无聊借酒浇,酒边情况更无聊。不知怅望缘何事,但觉欢情日渐消。

短别纪言 其七

明代 王彦泓

临行记得语依依,莫昵杯觞莫睡迟。幸是不曾消费尽,谨持元样付还伊。

述妇病怀 其十一

明代 王彦泓

谢绝妖巫罢祷祈,不将性命媚神祇。刻肌冤苦伤心痛,病者年来细得知。

访孝先韬仲龙山精合即事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萧寂空山与性宜,那知闺阁有调饥。过从老衲花深处,递进羁孤月好时。

笑甚不妨杯没帻,谈余赢得饭成糜。经书只办三余了,未碍春园乍一窥。

梦后闻雨 其一

明代 王彦泓

枕畔花香半解酲,愔愔小雨洒帘旌。自疑身在罗敷院,卧近春蚕啮叶声。

灯夕悼感 其五

明代 王彦泓

遗男婚娶最关怀,垂死叮咛尚百回。今夜香烟灯影裹,可知新妇点茶来。

有赠四首 其四

明代 王彦泓

秋风长簟恨三年,续命曾闻唤小怜。已向绿珠称弟子,倘容张硕伴神仙。

筵前笑顾樱桃掷,烛下偷分茉莉穿。端似悼亡唐后主,见伊枝叶又情牵。

友人招集不赴

明代 王彦泓

为感蘼芜曲,无心赋锦鞋。怜香留故枕,祝梦掩空斋。

酒畔红酥手,缨边翠羽钗。暂堪同一醉,幽恨几时排。

续游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王彦泓

清夜能游必慧人,泪垂红烛意堪亲。纸窗窄槛通新月,细蕊疏花验小春。

戏掐枣膏添麝火,暗拈瓜子记杯巡。相思怨绝诗难写,却爱弹丝诉得真。

再赋个侬 其七

明代 王彦泓

漏泄幽欢异国香,含凄重过暂商量。娇痴凄泪犹遮掩,哽咽陈词未细详。

自信丹诚终不没,忍言风雨但相望。韩凭死遂双飞愿,羞学偷生说断肠。

可叹 其四

明代 王彦泓

见人偶语暗心惊,叵测风涛有变更。著布测怜姿韵在,啼妆孙寿病愁并。

忍言憔悴羞相见,喜耐危疑表至诚。奇祸不妨含笑受,旧恩山重一身轻。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十一 观音山

明代 王彦泓

百丈寒泉落寺门,琳宫迢递桂松深。鹤亭马石依然在,欲唤清谭支道林。

述妇病怀 其四

明代 王彦泓

文茵龙脑睡来闻,懒著前春染麝裙。谁识病来颠倒想,爱香人却怕香熏。

赠君锡即用其韵兼有以勉之

明代 王彦泓

珍重闲情肯浪痴,一回踪迹几回思。目成歌席先偷笑,泪尽离衫未解携。

此日碧桃三度窃,何处琼树一枝移。怜君正在花秾处,莫到成阴却恨迟。

买妾词 其三

明代 王彦泓

入门催唤两巡茶,一室罗将几俊娃。粉面香肩挨笑处,隔帘偷看主人家。

王彦泓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