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彦泓
几年百就与千阑,中道风波负所欢。花径里言悲悄悄,画屏前事忆漫漫。
无聊竟欲拼孤注,触绪那堪集百端。料得似侬愁绝在,未容题札劝加餐。
述妇病怀 其一
琉璃调药自看煎,尽日松涛小榻边。慵唤侍儿凭响板,鹦哥传出翠帘前。
有女郎手写余诗数十首笔迹柔媚纸光洁滑玩而味之 其二
无聊私咏隔天涯,不道吟哦到齿牙。江令诗才犹剩锦,卫娘书格是簪花。
长将睡压香浓染,怕被娘窥独半遮。想得笑和桃叶语,羡伊根蒂属王家。
灯宵纪事 其一
灯楼月沼映春云,箫鼓风前院院闻。但是酒旗歌板地,一时凄切想离群。
贫遣 其二
纵未能狂已胜痴,与僧闲说与儿嬉。牵萝岂有珠堪卖,折桂仍无玉可炊。
千载孰知回择菜,三年无复妇蒸藜。秋来始拟今宵醉,远客还书有一鸱。
王敬宏夫人 其一
碧涧青林自掩关,调集朱粉傅双鬟。江陵隔岁书题绝,只道贪游未得闲。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五
欲换明妆自忖量,莫教难认暗衣裳。忽然省得钟情句,不辨花丛却辨香。
病讯四章 其三
浃旬音问阻铜墩,絮语娇啼入梦魂。蜂虿又衔新妒口,蝤蛴还啮旧欢痕。
天教通德陪书幌,肯放夷光老苎村。何日下车身似燕,带香和笑到中门。
个人 其二
命薄难将一愿酬,霎时知遇半生愁。吞针罗什非难事,抱柱微生是本谋。
天上曾须鸳牒下,人间莫遣鸩谋求。栽花径路从来窄,燕妒莺猜卒未休。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 ...
薄幸江南杜牧之,花前落魄醉难支。阻风中酒谁相伴,赖有韦庄一卷诗。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二
芗泽微闻履屧交,羁怀顿为减牢骚。难辞腕藕擎犀斝,喜见唇樱染麝毫。
醉客任嘲髯似戟,愁予逆送眼如刀。狂心于此何能已?帘外琼铺尺许高。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十 横塘
缥缈空亭盖石梁,压村山色郁青苍。烟波一折南流去,便是吴王走狗塘。
代所思别后阿姚 其一
相逢羞涩怕猜嫌,别去那知怅恨添。独对镜奁空怏怏,乍拈针剪复恹恹。
梦魂弱絮从风乱,心绪系花被雨沾。悔不暂留欢且住,未妨长隔一重帘。
寄怀韬仲秣陵并促归骑 其一
春光漂荡别离天,心似游丝百尺牵。见说人归归雁后,那堪泪落落花前。
南都翠黛宜为史,北里红笺定几篇。争似碧窗银烛夜,月痕依约话缠绵。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四 枫桥
钟响来孤艇,渔歌入短垣。山光杂湖影,摇荡画阑干。
错认
白縠单衫玉步摇,香风相引见云翘。灯前抛接回波眼,帐底围量束索腰。
夜视可怜明似月,秋期只愿信如潮。情知不负周郎顾,莫问儿身第几乔。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六
凭将书尺答微之,愁至春深渐不支。长日卧多宵不寐,一回情到展君诗。
新岁竹枝词 其二
春朝岁旦古难并,十九年来见两巡。记得簸钱时未还,对门除夕看迎春。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八
青鸟丁宁辨色归,为贪清语梦来迟。朦胧倦睫开还闭,已是红窗日照时。
问答词阿姚 其一
双睛点漆面凝酥,笑靥愁蛾一世无。愿作君家扫除隶,一生长拜美人图。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十二 宝林寺
飞磴长梁入寺深,朱廊迢递最高层。游人曳杖寻何处,水竹山茶并有名。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八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五
梦后闻雨 其一
残岁即事 其一
悲遣十三章 其二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一
闺人礼佛词 其七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八
密纬兄侍姬名曰秋雪长斋事佛诗以纪之 其一
过妇家有感 其一
续游十二首 其二
问答词阿姚 其十四
有治具相邀者恐其未能脱略也先寄此诗以广其意
闺人礼佛词 其三
悲遣十三章 其九
问答词阿姚 其十三
瞥见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六 西虹侨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二
和叔冽韵二首 其二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十二
六月十八日戌时长逝矣,哀哉痛哉!二十二日闻讣后记此青衣启祥来 ...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一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一
补前杂遗三章 其一
悼词四章 其二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 ...
寄怀唐云客读书阳羡山中 其三
述妇病怀 其四
奏记装阁六首 其四
续游十二首 其一
述妇病怀 其十一
藤村旧游二首 其二
席上 其三
此妓方图落籍有人恐其委身者非佳士也复乞一诗以讽尼之
沈郎索赠 其二
闲事杂题 其六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十二
遣愁 其三
病疝自遣 其三
予怀 其二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其一
拾天宝事 其一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 其九
再访左卿居九条胡同门临石井 其二
新岁竹枝词 其一
半塘遇邑人庄敛之同游虎丘山后方舟抵锡山获汲而归
无题八首 其七
代所思别后阿姚 其三
悲遣十三章 其四
灯夜记言 其五
咏史三首 其二
悼欢
对雪有感和陆仲谔韵
买妾词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