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榆叶瀹可菹,榆皮舂可脯。代豆酿为酱,代面胶为糊。
酱他酱,总莫尚,榆郎榆姑春春旺,林下山间慰所望。
倦寻芳(试墨)
水友续辞 藕条
我取友兮得藕条,花近可招远可撩。龟鱼到底亦不见,但见红开乃碧凋。
风漾漾,露霏霏,所思兮焉可移,光旁聊寄幽并儿。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东流道中
定风波(夜赏海棠)
再题二首 其一
不见梅稍不见根,参横咫尺未能扪。掀篷何自掀篷尽,一任江风吹断魂。
定风波(赠将)
登张安国右司官舍后阁
东风吹尘暗城郭,一见吴山增眼明。文人笔力转嵩华,坐抚吴山毫发轻。
向来妩媚玉局老,对公谈罢犹纵横。参差万象罗双目,奔走文场供约束。
东家粱肉西丝竹,却与青山作僮仆。
山友续辞 山姑
我取友兮得山姑,春雨春风沙土苏。山粗雨绽不皴脚,祗恐叉头罥花落。
拜蘋婆,揖菜娘,所思兮岂可忘,苦楝风高须索防。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
送王仲钤口号
华屋沈沈燕不哗,绿阴悄悄树含花。旌旗阴野元戎壮,礼乐充庭使者华。
解袂莫辞双玉酒,同班行待五云车。金虬度彻阳关曲,佳月随人未肯斜。
赠南道人
露水班白未全白,长江大湖喜为客。西风渐少北风多,脚底路声行格格。
一袍两蹻都无馀,腰间一二三葫芦。生涯如此祇如此,如此如此无他须。
红黄瀰漫杂奔走,观旁亦有可人否。公卿将相总不问,蓑衣铁拐岂无有。
青山绿水逢迎时,亟来相报令吾知。戴起一顶青蒻笠,拖将七尺紫藤枝。
因缘渺茫多阻隔,斯人吾前亦不识。且吞溪玉濯心神,更揽月轮摩眼力。
摩到无明醉梦醒,挹袖拍肩须有人。
送徐圣可十首 其三
君玉风标世所希,日临小阁瞰清池。君来已隔元丰梦,鹭静鱼寒尚往时。
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 其二
人眼心花总不昏,细从烟外月中论。孤山疏影横斜处,今有珠楼锁翠门。
用前韵谢元章惠茶二首 其一
吾夜轻行过故乡,不知箭栝与车箱。清风一点吹灵府,梦断江南白鹭行。
怨春郎(宿池口)
荷柳松竹赠答 其二 荷逊柳
荷逊柳,短茁非脩茎。焉如子妙密,腾起敷层阴。明月上,子勿障,主欲务遐观,清宇任昭旷。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一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发家书
别乘非为辱,江陵稍近家。牙绯虽滞色,头白亦增华。
见说堂前竹,胜如屋角花。脱身归到得,馀事总尘沙。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江城子(席上赋)
上王公明寿四首 其二
次通守韵题和政堂
水友辞 水莺子
荷柳松竹赠答 其一 仆赠荷
西江月(借江梅蜡梅为意寿董守)
六角扇二首 其一
水调歌头·江水去无极
满江红·整顿乾坤
鹧鸪天(山行)
和孙仲甫
谢范西叔惠诗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舟及棹楫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巾及冠
山友辞 雪钱子
栗里华阳窝辞 篮舆柴车
凤时春(见残梅)
赠李时雍
水调歌头 其二 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代虞枢密宴晁制置口号二首 其二
西江月(和王道一韵促画屏)
水友辞 鸬鹚
青玉案(池亭)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和黄少誉绿萼梅
送张监税归去来歌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一
纱扇
相见欢(薄霜)
眼儿媚(送别)
滴滴金(晚眺)
满江红(春日)
无月不登楼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二
和袁丞海棠
一斛珠·寒江凝碧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白羽扇二首 其二
栗里华阳窝辞 筑层楼辞
栗里华阳窝辞 移积金涧辞
近村
听谭师弹琴
山水友馀辞 涴鸣
和陈阜卿
水友续辞 鸡头
赠徐辉
送郑德初归吴中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梦
竹夫人二首 其二
起伏龙行呈张元亮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二
山友续辞 石耳
一斛珠(桃园赏雪)
一斛珠(有寄)
山友辞 不如归去
赠程元鼎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