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山和尚,山和尚,低丛之下高林上。深飞撩动声稍稍,秾翠参差不能障。
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
上亭
雨色昏何在,铃声怨阿谁。一朝人世改,万事帝心知。
西去身虽脱,东边势更危。祇应南内里,不似上亭时。
用前韵谢元章惠茶二首 其二
白日腾腾睡醉乡,尘丝撩乱罥巾箱。从令易趁翻书课,满眼精神下五行。
水友辞 红鹤
红鹤,红鹤,东江飞度西江泊。萧萧晚烟和西霜,寒鱼沉波不可啄。
转松梢,转松梢,孤声不停危梦摇。呜呼此友兮宜相求,付与江天能复留。
万年欢(有感)
青玉案(池亭)
张元亮见访留和坐客
杯盘仓卒但随家,所赖龙山得孟嘉。略以诗声知律吕,敢于学海望津涯。
精神霜后千头橘,风味新时一颗瓜。发白未应馀子识,汗青当有后人誇。
山友辞 黄栗留
黄栗留,黄栗留,寂寂寞寞传声幽。桃花吹堕杏花起,重叠春冈春树稠。
耳闻之,心萧然,花飞花落溪潺湲。呜呼此友兮真忘言,空山无人春亦寒。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车及舆
跚跚以出,轧轧以趣。山攃浅草,溪滔深蒲。在我窝兮不可伤,竹竿潗潗桐油香,遮雨遮风遮夕阳。
送虞丞相孙运干诗三首 其三
曲肱真事业,袖手大文章。想子归家急,如吾舍世忙。
何时见丞相,几日上瞿唐。见问宜多说,不言君亦忘。
送清坚老人宰辰阳四首 其一
黔郡随山壤,卢溪上水舟。双眸长不夜,两鬓未全秋。
制锦宁伤手,鸣琴自点头。武陵花赏遍,安稳上瀛洲。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秋
尘埃飞不到郊坰,山鹿溪鱼任意行。密径竹烟迷暮影,幽岩松露滴秋声。
烧残野草斓斑黑,脱尽疏林隐约明。溪石棱棱波激激,水花红紫谢还生。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琴
宜竹宜松,宜山宜溪。有月与风,无适不宜。在我窝兮不可撄,千头万绪丛关心,才闻一声无一星。
答杨教见和
饭鼓逢逢睡起时,先生弟子总关扉。不妨生下轻骑马,切莫江头浪典衣。
且对灯花随雨落,任从苜蓿列盘稀。杜陵郑老襟期在,今昨那能定是非。
送徐圣可十首 其八
东望苕溪想月卿,尚怀泉石养精神。倘于归雁亭边见,为道阳关有故人。
八声甘州 其三 读诸葛武侯传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和郭子应二首 其二
北窗睡起复西窗,心事悠悠付枕囊。日静无人惊燕雀,野青随意卧牛羊。
愁中故自伤游子,别后还应忆漫郎。万里梅边寻斗米,夫君身世亦遑遑。
山水友馀辞 水划虫
足为棹,须为桡,舴艋子,何多劳。黑油急旋旋,玉掌轻摇摇。
水划虫,水划虫,鸊鷉鹥鸭同从容,宽陂缓波无点风。
满江红·生縠平铺
题李白笠钓图
龙子梅妆钓笠前,脱靴豪气总萧然。一丝来往茫茫碧,不记开元后几年。
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 其一
茅屋荒寒篝影昏,口心相应共花论。山桥野渡香凌乱,君在江南我剑门。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江城子·柳梢无雪受风吹
题晁子止侍郎小横轴江路野梅数枝
谢王巽泽新火
一斛珠(桃园赏雪)
山友辞 不如归去
和张晋彦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六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水友辞 鸳鸯
水友辞 寐卑子
鹧鸪天(山行)
栗里华阳窝辞 琴
无月不登楼
和袁丞海棠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一
生查子 见梅花
竹夫人歌
蓦山溪(咏茶)
水友辞 鱼姑
栗里华阳窝辞 笙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烛
吊法空
水调歌头(京口)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二
题孤山寺
栗里华阳窝辞 礼育王塔辞
生查子(见梅花)
纱扇
水调歌头 其二 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三
苏幕遮 其一 守倅移厨
水调歌头·淮海一星出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扇
赠沈文伯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枕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二
东流道中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三
一斛珠·寒江凝碧
送王充老归旴江
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
定风波(赠将)
永兴丞以皓雪鲜梅奇语见示戏占閒人浪辞酬之
栗里华阳窝辞 筑层楼辞
满江红·纸张梅花
青门引(寻梅)
青玉案(木樨)
渡湖过大浩寺
水调歌头(庆寿)
水友续辞 水芹
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
西江月(和王道一韵促画屏)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冬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