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之道
好事近(程继诚生日)
和丁景仁三叉河留题赠李仲山
和袁望回
追和老杜江上
赠遇公上人
送神童胡元弼元英从其父胡庭俊归秋浦
西湖清丽春雨馀,子今欲去其焉如。九华插天远在望,三月不见愁容舒。
二儿奔逸汗血驹,辈视长离与鹓雏。去年冒雪来其俱,一鸣上国惊群儒。
书不负人人负书,公卿岂应终犁锄。惠然过我骑甚都,萧萧晚吹飘襟裾。
借问能留旬月无,吾亦理棹其归夫。为言与君不同涂,蔼峰松竹鸣笙竽。
奇童小友良不诬,异哉老蚌生双珠。君之是行亦荣欤,三胡盛事喧州闾。
和因上人三首
送彦立兄游太学以恩袍草色动为韵 其五
君子赠以言,古人重相送。大梁在何许,我心欲飞动。
兄才如青钱,万选仍万中。行矣喜冬晴,北方地多冻。
和因上人三首 其一
一抨兰若复谁家,坐见羲和下日车。燥吻未濡莲社酒,枯肠空搅玉川茶。
摇风绿竹初翻箨,过雨红葵甚放花。得句至今频示我,安能郁郁久兹耶。
秋日郊行
和刘春卿晓起读书
南歌子·玉斝浮菖虎
过水南题范谏议书室
观梅和陈天予韵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用东坡三峡桥韵赠源上人
浣溪沙(和张文伯海棠)
蝶恋花(和王冲之木犀)
减字木兰花(和张文伯对雪四首)
清江曲追和鲁直韵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686篇诗文
时雨二绝和赵积中韵
满江红 和张守仲及送孔纯老守历阳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
蝶恋花·檐溜潺潺朝复暮
赠蓑衣道人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其一
送懿上人持钵潜川
溯流入栅江
东风第一枝(梅)
送杨德润赴礼部试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其十
朝中措(王守正仲生日)
鹿泉成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
呈蔡元德二首 其一
春日访道上人
对雪二首再用前韵
和魏定父被檄还无为
赠五祖山净老
和韦苏州游灵岩山寺韵呈言上人
和徐季功墨梅 其一
再用韵赠湖塘来上人二首
和徐季功墨梅
庆资深康乐园四咏
和应资深九日游康乐园二首
满庭芳(立春日呈刘春卿)
久客和子薳用老杜韵
和陈勉仲赠淮西漕吴介之二首
追和东坡倦夜一首
和方景南参议见赠
和子远泛江送客用老杜韵
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
哀汤与立父 其一
赠浮屠道本二首
次韵陈勉仲二首
赠曾桑中弹琴
和孔纯老按属邑六首 其六
次韵陈勉仲二首 其二
和萧山临川亭壁间留题韵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四面山午饭澡雪尘土往太湖二首 其二
西湖游次韵赵见烛
和胡德辉增明轩
横枝山北别懿上人
送无为宰赵涣冰仲
寄孙次聊
和成都张通叔韵简范伟明
南歌子·玉露澄天宇
对雪和马大卿
胜胜慢(和刘春卿有怀金溪)
秋日即事三首
和沈次韩秋日雨后督子厚报
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
渔家傲(太后庆八十,诏书到,再和孔纯老)
次韵孙兴宗梅花
南歌子(赵叔全生日)
鸣山驿夜雨
夏月自六安舟行还安丰
夜泊官牌夹口大风追和陈去非岁晚感怀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