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淘金碛

淘金碛

宋代 王周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诗人王周的古诗

淘金碛

宋代 王周

画船晚过淘金碛,不见黄金惟见石。
犹恐黄金价未高,见得锱铢几多力。

公居

宋代 王周

公居门馆静,旅寄万州城。山共秋烟紫,霜并夜月清。
无愁干酒律,有句入诗评。何必须林下,方驰吏隐名。

宿疏陂驿

宋代 王周

秋染棠梨叶半红,荆州东望草平空。
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

小园桃李始花,偶以成咏

宋代 王周

桃李栽成艳格新,数枝留得小园春。
半红半白无风雨,随分夭容解笑人。

再经秭归

宋代 王周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诚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泊姑熟口

宋代 王周

杳杳金陵路,难禁欲断魂。雨晴山有态,风晚水无痕。
远色千樯岸,愁声一笛村。如何遣怀抱,诗毕自开尊。

志峡船具诗。橹

宋代 王周

用之大曰橹,冠乎小者楫。通津既能济,巨浸即横涉。
身之使者颊,虎之拏者爪。鱼之拨者鬣,弩之进者筴.
此实为相须,相须航一叶。

和程刑部三首。清涟閤

宋代 王周

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
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凭栏堪入画,时听竹枝歌。

和程刑部三首其二·碧鲜亭

宋代 王周

瑟瑟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從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金口步

宋代 王周

两山斗咽喉,群石矗牙齿。
行客无限愁,横吞一江水。

西山晚景

宋代 王周

公局长清淡,池亭晚景中。蔗竿闲倚碧,莲朵静淹红。
半引弯弯月,微生飋飋风。无思复无虑,此味几人同。

之落词

宋代 王周

己卯至庚辰,仲夏晦之暮。吾之右排上,一之脱而去。
呼吸缺吾防,咀嚼欠吾助。年龠惜不返,日驭走为蠹。
唇亡得无寒,舌在从何诉。辅车宜长依,发肤可增惧。
不须考前古,聊且为近喻。有如云中雨,雨散绝回顾。
有如枝上叶,叶脱难再附。白发非独愁,红颜岂私驻。
何必郁九回,何必牵百虑。开尊复开怀,引笔作长句。

巫庙

宋代 王周

巴水走若箭,峡山开如屏。汹涌匹练白,崷如浓蓝青。
崖空蓄云雨,滩恶惊雷霆。神仙宅幽邃,庙貌横杳冥。
隐约可一梦,缥缈馀千龄。名利有所役,舟楫无暂停。
悉窣垂肸蚃,祠祷希安宁。鸦鸦尔何物,飞飞来庙庭。
纷纷飏寥泬,远近随虚舲.铁石砺觜爪,金碧辉光翎。
翔集托阴险,鵮啄贪膻腥。日既恃威福,岁久为精灵。
依草与附木,诬诡殊不经。城狐与社鼠,琐细何足听。
况乎人假人,心阔吞沧溟。

泊巴东

宋代 王周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
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赠{上付下心}师

宋代 王周

水中有片月,照辉婵娟姿。
庭前有孤柏,竦娟岁寒期。
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
声发响必答,形存影即随。
雪花安结子,雪叶宁附枝。
兰死不改香,井寒岂生澌。
晨鑪烟褭褭,病发霜丝丝。
丈室冰凛冽,一衲云离披。
顾此名利场,得不惭冠绥。

志峡船具诗·梢

宋代 王周

製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
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
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
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
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
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敻。
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
风乌愧斟酌,画鷁空辉映。

春答

宋代 王周

花枝千万趁春开,三月瓓珊即自回。
剩向东园种桃李,明年依旧为君来。

会哙岑山人(戊寅仲冬六日)

宋代 王周

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上峰。
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金盘草诗(生宁江巫山南陵林木中)

宋代 王周

今春从南陵,得草名金盘。金盘有仁性,生在林一端。
根节岁一节,食之甘而酸。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
巴中蛇虺毒,解之如走丸。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世云暑酷月,郁有神物看。
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今之为政者,何不反此观。
知彼苛且猛,慎勿虐而残。一物苟失所,万金惟可叹。
莫并蒿与莱,岂羡芝及兰。勤渠护根本,栽植当庭栏。
寄言好生者,休说神仙丹。

和程刑部三首。碧鲜亭

宋代 王周

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王周

王周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 4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