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棠溪八景 其五 隔塘巢鹭

棠溪八景 其五 隔塘巢鹭

宋代 安道

一丛隔水白,点破青林烟。浑疑雪压枝,却讶孳乳天。

诗人安道的古诗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尚父拥玉节,锦衣当昼行。辉光照闾里,千载英风生。

至今牛斗下,还瞻紫气横。

酬未斋宫谕见赠 其二

宋代 安道

柏林溪路转纡馀,怪石淩空不受驱。帝作大邦劳眷顾,民于此地敢樵苏。

峰峦四合看屏障,水树千重入画图。人世丹丘惊险绝,仙山蓬岛讶虚无。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王事遄征六月间,风尘假此暂停骖。卜居正喜禅关静,览胜亲从禹穴探。

绕槛烟光清人座,当楼山色远拖岚。晨昏多少林峦趣,拟共高人促膝谈。

沁园春 长安谢使君席上醉后作

宋代 安道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莫笑狂生。看长杨献赋,人传才子;

沉香侍宴,词谱新声。台殿丝纶,封疆保障,振旅还朝奏荡平。

功成日,羡燕然勒石,麟阁题名。

拂衣早遂归耕。遇花月常教醉不醒。更选妓徵歌,金钗环绕;

谈天炙谷,珠履纵横。五世簪缨,百年耆耇,枣进安期證上清。

心方足,但前因未种,一事无成。

赐游小山并金海泛舟至广寒殿诗八首 其六 省耕亭

宋代 安道

桔槔声处起高亭,新构宏规出圣情。岁岁柳阴晴日里,翠华来此看春耕。

题君祥北岩

宋代 安道

北岩古名胜,风木盘诘曲。
万象并徙倚,一见无留瞩。
我归访乡旧,世事嗟反覆。
羡君北亩宫,绕窗艺松竹。
吟哦翠微裹,缥缈如翔鹄。
浩浩阅沧波,俯仰媚幽独。
传家有令子,何止粲兰玉。
高卧恐未能,鸣驺行入谷。

沁园春(为友人寿)

宋代 安道

富敌陶猗,才卑贾马,气吞曹刘。更妓娱安石,东山名胜,樽盈文举,北海风流。事冷千年,身兼八子,豪举伊谁与匹俦。应还笑,为天将降任,未欲东周。
优游。宁久淹留。管蓬矢桑弧志早酬。有棠棣联芳,庭萱不老,砌兰擢秀,蟾桂传秋。要颂椿龄,若将柏叶,婢膝奴颜应合羞。直须是,功名期会,同跨鳌头。

癸亥元朝

宋代 安道

残腊阴阴雨满城,今朝元朝是新晴。
酒楼朝冻南山雪,柳岸天寒远墅莺。
宝剑千金五陵侠,银筝一柱十年情。
从来王粲多流落,问舍求田只未成。

题清芬阁二首

宋代 安道

诗亡向千载,礼义谁维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称绮词。
卓哉先生才,邈视数子皋。
抗怀信高洁,出事皆清奇。
不矜险绝句,意远窥无涯。
春归鉴湖绿,水落严子矶。
往来寄渔钓,遁世心独知。
松月绕云山,尽入骚人思。
白雪雅调高,俗耳听不宜。
群儿谩嘲毁,百岁名愈驰。
裔孙有清风,宛若先生诗。
搔头试一吟,古意犹能追。

颂古一百则 其二十二

宋代 安道

挫来机,总权柄。事有必行之威,国有不犯之令。宾尚奉而主骄,君忌谏而臣佞。

底意岩头问德山,一抬一搦看心行。

邢君才旧宅三怪诗

宋代 安道

当时得意气填心,一曲君前直万金。
今日不如庭下竹,风来犹得学龙吟。

题庄志明邑博扇面小景

宋代 安道

犹忆西池畔,莲开七月红。波明鱼度藻,莎碧鹭依丛。

客舍秋天外,花期病眼中。莫愁归日晚,正是剥青蓬。

菩萨蛮 其十四

宋代 安道

菱花簇照盘龙髻。朝来无限钿窗媚。影笑语仙郎。钗添金凤凰。

为郎閒理发。背影浓香亵。不分鬓如银。双夸镜里春。

景福院

宋代 安道

娟娟竹影薄,决决溪流浅。
风生秋意回,野塘天容远。

山居三十韵 其三十

宋代 安道

芙蓉插壁秀巉巉,上有仙书秘石函。丛菊径荒惟待酒,芰荷香老未裁衫。

溪烟薄暝看横屋,水气当晴亦满岩。赋就忽惊山鬼泣,新题竹素已三缄。

谒金门 秋怀

宋代 安道

经年别。宫树几番啼鴂。银汉三更秋寂寞。捣衣声又咽。

愁把鹧鸪香爇。绛蜡泪乾将灭。独拥素衾眠不彻。玉阶蛩语切。

登凭虚山殿在永明殿之南岩洞甚奇

宋代 安道

峰殿郁岧峣,登临近九霄。曙烟笼阙迥,残月带城遥。

翔凤金为阁,飞虹玉作桥。乘舆罢游幸,花色为谁饶。

古人谈读书三则

宋代 安道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曾国藩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武夷九曲棹歌 其三

宋代 安道

碧水丹山第六湾,群峰绝处见玄关。道人不管来游客,坐与白云相对闲。

宫词一百七首

宋代 安道

宝妆蝉鬓亸金翘,露下铜盘月影遥。春思逼人眠未稳,閒开棋局度清宵。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