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许左丞哀挽

许左丞哀挽

元代 魏初

学道躬行意味真,爱君辞气见忠纯。千秋万古先贤传,合作中朝第一人。

诗人魏初的古诗

石州慢 留别雷御史

元代 魏初

才得相从,还有此行,难合交错。公余颇喜新凉,杖履频承谈益。白衣苍狗,不如付与无心,到头谁是真功业。天地尽知音,足清风明月。应惜。枯罢未脱,疮痍鞍马,不嫌驱役。笔底清霜,隐隐已沾鬓发。秋风万里,飘飘老鹘搏空,鹪鹩尺晏甘沉没。开岁待君来,满江南春色。

满江红 为书史王慥甫寿

元代 魏初

年少才华,文字里、已曾相识。还又喜、柏台高选,我承飞檄。

笔底辉辉多古意,幕中隐隐当勍敌。更今年、相从入川来,良多益。

心与胆,当如石。须不负,文章力。要他年事业,轰腾霹雳。

自觉空疏成底事,爱君文雅吾平昔。把清江、都与酿成春,如鲸吸。

挽姨兄尚书刘公五首 其三

元代 魏初

铁石心肠报主知,一生一死隔毫釐。旌旗日影丹墀上,三拜尚书亦自奇。

满江红 寄何继先御史

元代 魏初

落日何山,人好在、凤凰凰阙。还记否、长安凰下,一杯离别。芳草连空春欲暮,落红千片飘香雪。忆使君、昨日出潼关,今三月。吾有意,从君说。君为我,能周折。想台中评议,正劳提挈。走马秦川尘土里,离愁一似年时节。问白头老母倚门心,何时歇。

木兰花慢 次韵奉答刘雪溪兄

元代 魏初

记汉皋亭上,从别后、几秋风。爱诗酒追随,衣冠雅重,车骑雍容。

回头白云汾水,又传将、淮海避青骢。官府年来有禁,音书未易相通。

肝肠如铁气如虹。佳句入清雄。问渭北江东,莫云春树,此意谁同。

虚名百年惭愧,赖吾乡、风味近河东。几日凤凰山下,鸡豚社酒迎逢。

寄耿伯玉台掾

元代 魏初

爱君情味唱君词,一别秦亭有所思。碧玉骰盘荔枝酒,夹城花暗独来时。

三月廿九日郡庠后亭宴卢启先佥事

元代 魏初

晨集颖江渚,列席当蕙边。斯亭信显敞,翠岭带澄川。

潮驾宜城步,山积司空原。青松纷被径,红桃竞发园。

众宾起为寿,繁音出娇弦。中觞念远离,岁行已再迁。

漂萍有时合,浮云未见旋。今朝不为乐,来会知何年。

为唐佐弟寿

元代 魏初

兄弟惟君我,相看半白头。迩来方聚首,今又问行舟。

风雨山窗夜,鸡豚石涧秋。此期须有日,灯火读书楼。

太常引 党氏园亭红梅次徐子方韵

元代 魏初

亭亭清瘦阿谁邻。合占了、百花春。蜂蝶漫成群。只山烟、淡月最亲。

旧家窗户,精神好在,红簇麝香新。有酒到吾唇。便拚作、花边醉人。

柳潭垂钓

元代 魏初

阴阴杨柳一丝风,脚底行云在镜中。不为君王肯同载,便将烟树换齐东。

毕舜举兰亭图

元代 魏初

历井扪参蜀道难,扁舟江海又狂澜。昔贤觞咏今无复,画里风流亦好看。

满江红 寄何侍御

元代 魏初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九日对菊忆姜霍二使君 其二

元代 魏初

高树围前射箭时,小书楼上共题诗。扬州灯火京城夜,独立秋风有所思。

奉答杨左丞诗

元代 魏初

风雅日已远,嘲评月露多。况当纨绮贵,此露竟如何。

左辖膺朝寄,疮痍仰抚摩。一斑时尔见,清峻涌江波。

好在都俞际,赓吟舜殿歌。

杨庸斋移竹二首 其二

元代 魏初

青青河畔柳,旋插旋成阴。夭夭溪上桃,蓓蕾开红金。

谁能爱吾竹,过眼从萧森。凉风岁云莫,乃见高人心。

杭州大雪

元代 魏初

寸肠不用多蟠结,千计百思徒屑屑。春风昨夜到梅花,况是西湖好晴雪。

平时走马入燕云,不忆扁舟落江浙。人生南北亦偶然,造物何尝管调燮。

竹捎松滴玉零星,一样林逋诗苦冽。神仙官府小洞天,琴鹤正为我辈设。

酒酣击楫回中流,江山逸兴悠然发。自怜青鬓已如丝,只有丹心犹似铁。

新寨二首 其二

元代 魏初

送别交亲有所思,却愁骑马到家时。从渠看得青山饱,人事如今不要诗。

浣溪纱 为刘归愚寿

元代 魏初

前辈风流有几人。拚教诗酒百年身。小红灯影近新春。

醉里看花城外寺,閒来课种水南村。人间百伪不如真。

解仲杰景陶轩

元代 魏初

梨花澹澹柳丝丝,午梦醒来半醉时。门外红尘三百丈,至人高卧看陶诗。

适安堂

元代 魏初

穷通有定分,流坎无庸悲。湘累自苦亦太隘,韩子孤愤将奚为。

人生百年浑几时,鼠窥鬼瞰徒成私。何如樊川一樽酒,往者莫究今已而。

秦川如画渭如丝,韦曲杜曲无声诗。高堂驾空竹树里,觚棱潇洒含幽姿。

起居饮食颇自适,不矫不饰随所施。举手为谢昌黎师,乃今平原能得之。

有时高咏归来辞,有时独酌芙蓉卮。人间所得容力取,委之顺之夫何思。

魏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 1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