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浩气忽凌虚,飘然厌虎符。风流失循吏,术学丧醇儒。
飞旐冲霜外,哀歌惨路隅。螭坳有贤嗣,遗憾想公无。
寒雨夜会得歌字
佳客来相遇,衔杯语论和。夜寒兼雨甚,酒色向人多。
泪烛摇红萼,风帷动翠波。漏声催举白,檐溜混微歌。
朋契淡閒合,诗锋闇里磨。十年方一笑,不醉奈情何。
再和答篇
为困奔驰乃近迁,勿咍飞倦不知还。趁朝遂免三更起,归舍新添数刻閒。
谩致鄙篇酬雅贶,却烦秀句解衰颜。高轩若许来惊座,陋室杯盘亦可班。
陪吉守范淳元观玉虚观灵芝席上口占
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
汴上简陈成伯学士
除书何日到宣城,水驿迢迢引旆旌。千里讴谣犹在耳,双溪风月岂忘情。
行庖荐玉淮鱼美,坐席浮香楚醴清。何幸旧游衰晚者,得随舟尾共修程。
咏唐史 虞世南
太宗宠异号名臣,五绝当年赐目新。亡也重嗟文物去,石渠东观谓无人。
和何子温郎中家园一首
江河清兴渺无边,又睹新诗忆故园。仙爪睹欣搔痒背,布音还愧过雷门。
祇闻松石誇朋旧,应免纷华遗子孙。何日幅巾陪燕坐,共将风月快吟魂。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二
剸繁芟弊力无馀,行学存心负厥初。冻笔方驱嚣讼牒,解颐忽得故人书。
分襟固久情还密,领邑虽邻迹也疏。安得同时俱代去,相从山水乐吾闾。
和叔康席上 其一
两麾相遇百花春,烟海漫漫共此垠。席上笑谈成秀句,一番传咏乐邦人。
按水旱之灾将毕呈叔康太守
使符星火急,骑马遍郊原。水旱生灵瘁,朝廷惠泽存。
纵横来履亩,高下必分村。诉牒秋云积,批毫墨电奔。
岂无忧岁计,何敢隘君恩。不许胥徒欬,宁从仆驭繁。
恐惊民室困,愁蹴路尘翻。县令非能此,邦侯预戒言。
流离乌忍去,恺悌莫轻论。辄代疲氓手,为诗谢戟门。
和中裕古鉴
君有青铜独可怜,规模奇古众疑年。寒光不减虽人致,真鉴无期本自然。
秋水未堪方洞照,霜蟾应是恨长圆。主人较艺还如尔,坐别嫫施丑与妍。
宿宁化县鹫峰寺
轻轺冒雨势匆匆,晚入幽溪宿鹫峰。一夜泉声绕清榻,梦回何待晓来钟。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四 御书阁
岌岌淩霄汉,风传宝阁香。三朝神翰在,奎壁夜交光。
摆绣鸡 其一
异质本难驯,金笼摆绣频。文华真出类,舒卷速如神。
怒角双枝翠,垂緌九叶新。燕堂春昼永,注目屡逡巡。
又和道中书事奉怀
同日分携去,先期掉鞅回。驰情随道远,残岁怯春催。
客舍惊新柳,山城叹落梅。佳篇慰翘望,还驭过王台。
和见招
仙馆憩旌舆,清篇手自书。拨烦虽欲往,俗吏得休无。
残春 其二
休王其如各有时,开荣方遍又春归。东君忧在阳功乏,多少閒云天上飞。
石都讲仲谟挽辞二首 其一
高翮欲腾超,年华忽早彫。名言在宗室,休誉满公朝。
卜远灵舆逝,伤春挽铎摇。南明此时路,花草为萧条。
长柳馆
地名长柳柳初长,下马临泉却坐床。客舸傍沙收百丈,野禽窥水竞双翔。
宿坛石驿六首 其三
归期尚远路程赊,已觉秋林菊渐花。莫怪临风多北望,琅邪山外寄吾家。
蒜山酒
蒜山高阁直连云,酒以山名味独醇。玉盏横飞光照眼,金罍满泛气回春。
幕天欲似刘生颂,卧瓮宁为毕卓身。须信主人如此酒,酣酣千里醉深仁。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又借前韵谢惠茶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六 庶子泉
送冯材叔宰蕲春
复假前韵为即事二诗且言别于卒章 其二
答鲁成之兄弟以诗惠牡丹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寄孙叔康
九日示寿隆 其一
游武夷山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劝饮词)
和朱伯英元夕
想庐山三首 其三
和刘公仪见寄
陶掾书斋小饮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和颜长道见寄
寄橙与孙叔康
画舫泛春偶联一绝
游武夷山寄曹子方
和邓温伯内翰九月七日约游北高峰
刘握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别张从道
又题僧壁即事
谢岩起惠支颐二首 其二
送浦倅之阙
元正二日小宴呈席客
迎亲来毕幼妹之嫁久雨稽阻思望而作一首
九日示寿隆 其二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
过故平
石榻平望七峰山
咏八仙 撚鼻
石鏊
木芙蓉词
和孙叔康九日三首 其二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睦州千峰榭二首 其二
和陈和叔内翰忆梅花因手植数本又命画工作生枝于屏间
别李世美
过赣石
田叔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一
宿宁化西隐院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一
沁园春(廷评拜官)
和朱尉示亲老生日
闻岩起至以诗先寄 其二
自剑还道中寄同事苏进之
公舒朝请得福守所寄荔子佳品二而咏以二诗乃以为示辄次韵奉和 其 ...
和庭橘
栅山驿早起
上巳日赣川忆东湖 其二
和淮阳颜长道见寄
和赵达夫元夕礼闱锁宿
迁居近局谢陈成伯假车惠茶
清明闻楚歌
讯鞫有閒呈德夫
宿缙云僧舍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