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乘危趋疾固轻身,却羡操舟妙入神。石罅安船石头立,渔人谩笑往来人。
陪吉守范淳元观玉虚观灵芝席上口占
庐陵盛事照明昌,浩荡西风八月凉。宾履共随红旆去,仙宫新报紫芝芳。
成非雨露宁无感,出近星辰别有祥。谁谓古书难尽信,眼看珍异答龚黄。
别滕元发侍郎
尘役间关旅思收,幸瞻旌戟少淹留。多年目断丹霄步,再拜心轻万户侯。
三节行催虎符去,双毛将近凤池游。门阑欲别徒惆怅,吟对江山迥不休。
和公仪索和诗
唱酬三峡浪飞花,敏捷曾蒙秀句誇。为感捷篇惊岁暮,因成阁笔待春华。
见斑固已惭窥豹,失酒当须鉴画蛇。鄙思强抽追险韵,还如策蹇度褒斜。
乾元节口号
祥电当年绕斗明,岩廊今日享隆平。三朝功业山河固,万国讴歌宇宙清。
湛露均恩锡华宴,薰风入奏阜群生。庶官愿祝无疆寿,葵藿心齐向日倾。
过赤崖潭
轻轺晓过赤崖潭,莫讶凝眸涉再三。百丈澄澜连底见,千寻翠壁与天参。
钓丝森蔚迷芳岸,鹅管参差滴秀岩。胜概心藏俟能画,肯教凡笔谩镌镵。
度烂溪
独木为桥度烂溪,溪傍山石烂如泥。高低采削材如一,祗恐钧陶意不齐。
和宝严阁
佛宫高阁踞城东,巾履閒来面碧峰。风却云头护清景,春催柳眼作先容。
溪傍几簇红梢露,竹外谁家翠幕重。玉局棋收归路近,昏鸦惊溃一声钟。
咏八仙 吹箫
内乐本无声,吹箫且任情。于兹代长啸,自是一般清。
昨日以事不得陪赴和甫学士之召
藩侯遣事风霆疾,御史高谈宇宙宽。千里几年成远别,一樽相对尽清欢。
知无红袖翻新曲,想有雕弓敌暮寒。尘迹钩牵违燕集,坐追佳兴入毫端。
致政胡郎中生日
未容广受擅馀徽,远嗣亲荣二十期。山岳有神储秀日,朝廷无事乞身时。
挂车濯濯吴风厚,奉寿诜诜夏景迟。贱士葭莩敢为献,愿光南国过期颐。
以前韵作春寒攀迓
春寒山色似昏烟,风度谯门昼漏传。露柳软条金缀纽,雨苔圆点翠遗钿。
登楼引领情方远,行帐来诗墨尚鲜。坐想琅邪归路晚,两行红蜡代婵娟。
和雪意
冻云惨淡连吴野,舞雪缤纷斗楚宫。郡守华堂方置酒,山翁鹤驭忽乘风。
未看夜月光辉助,已喜寒梅信息通。欲把新诗解嗟叹,强随高韵愧无功。
奉节道中望群山有雪
腊去春来只数朝,远山残雪未全消。昆冈玉出清光莹,沧海潮横白浪遥。
天外画图终日展,云端仙佩许谁邀。长途极目添幽兴,更折寒梅渡野桥。
和岁节见招城上閒步
山头宿霭微微见,木末春风细细生。动植逢时俱有意,乾坤造物本无情。
拘挛未易逃绳检,休暇何妨解组缨。所幸得吟潇洒句,又随旌旆上牙城。
咏唐史 李林甫
国忠祸衅根芽日,此贼倾唐势已先。搆陷名臣冤且众,天乎何意与终全。
忠州木莲花二绝 其一
乔木开花似水莲,画图远自昔人传。化工既许殊凡品,落在遐方亦可怜。
游金精回书朝阳岩观壁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 其一
德业高千古,忧勤尽九年。捲帘将复辟,弛卫忽登仙。
饮泣均中外,流恩在幅员。春风低挽唱,幽咽厚陵边。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一 绣衣石榻
绣衣无已久,石榻尚依然。不识寻山客,几人能爱贤。
和舒信道中丞
腊月才飞玉律灰,物情已若在春台。高怀果动山中兴,秀句歘从尘外来。
兵酿可应随日熟,官梅能不为时开。何当举白西河上,茗艼须容倒载回。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和刘公舒题步云亭
石匮阁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再用前韵和孙正甫所示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七 了了堂
探得海棠送章仲成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 石流渠
宿景德方丈
春杪书怀三十韵呈同事邓令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
简夫丈昔遗老杜别集而骧以外集当之久而亡去近承多本因以诗请
护国院十咏 其二 香炉峰
用别韵再和
小雪后牡丹号朝天红者开于县宅西圃
和资守许泽翁见寄
暮春对景书怀
太守孙叔康下车
咏唐史 张中令
和初夏雨中
谢太守惠家园瓜
和寒食
寄提刑岑岩起
赋金橘得曲字
和颜长道见寄
摆绣鸡 其一
菩萨蛮(和舒信道水心寺会次韵)
望崖上
咏唐史 苏世长
和因观罩鱼斫鲙 其一
将及熟溪
自守
想庐山三首 其二
狄公祠
和朱伯英后圃见招
又和倒韵
和城头相望
行县坐野馆食次得所贶手墨兼惠雀鲊兔馔因以鄙句驰谢
中夏偶成
和何子温郎中家园一首
泛滁河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二
和中夏清虚堂
和晚晴书事
至万安
寄长道
赠别伯升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三
锁院深寂夭桃独芳有可怜之色为诗要德夫共赋以赏之
和通甫同登庆和寺阁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谢岩起寄凤团茶
和登琅山为民祈福
八月二十四日州牡丹
又题僧壁即事
春思五首 其五
得董都官书因为寄四首 其四
州宅牡丹盛开蒙剪栏中奇品见赠仍属为短歌于席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