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睡思容易醒,辗转衾裯单。今宵听风竹,始觉窗外寒。
晓雨离铜山驿
北风吹云顽不散,山雨萧萧夜将旦。起来勉强著征衣,索马踌躇就途晏。
冈泥渐滑沮遄迈,林霭正浓迷远盼。旅怀惨郁亦所宜,安得秋阳露霄汉。
上饶祥符寺山亭
联舟以为梁,度溪即幽寺。危亭蹑层云,远幽得以肆。
城中楼阁多,水外峰峦翠。地主喜载酒,相从车马萃。
客心正悠悠,严闉促回辔。
琅邪三十二咏 其三十一 法华池
会峰亭下路,斜带法华池。不待观池水,尘迷已顿离。
游金精回书朝阳岩观壁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思养
懒登危阁望天东,山外风烟隔几重。白发庭闱未归侍,青纶尘土若为悰。
故乡辽夐踰千里,薄宦拘挛等万钟。指数瓜期尚稽远,悠悠斗粟为谁舂。
董公肃都官被命倅南海以当分符之寄南归道中贶书因以诗为寄一首
痟中邂逅饮寒冰,未及公书慰鄙情。脂辖及离双凤阙,拜恩新倅五羊城。
旌旗晓过山川秀,笳鼓春归里落荣。诗社荒凉怀旧将,不知何日可寻盟。
过雪峰亭
二月春将半,山高雪未消。危亭在屏障,万水缀琼瑶。
似与尘寰隔,安知云路遥。区区澄按外,暂得驻轻轺。
茅亭观雨中杏花得中字
茅亭高对杏花丛,漠漠阴云小雨中。蜀锦濯来添润色,燕脂洗出变轻红。
幽香肯怯残梅妒,腻艳尤便弱柳笼。不放晴阳老芳态,令人曲意度春工。
刘钦止承务挽词一首
年始踰强仕,俄从逝水沄。祇应怀永慕,遂尔继先君。
利器方施手,高翔未及云。呜呼今已矣,众叹谩纷纷。
和叔康席上 其二
海上风光入暮春,使轩轻过古城垠。琴台此去犹千里,已有先声慰昔人。
登郁孤台 其一
区区倦翼傍旌旄,独上名台滞思逃。章水背流馀派合,崆山前隐独峰高。
万家井落氛埃绝,千里喉襟气象豪。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
送孙圣微同年赴浙漕 其二
雄胜东南越与吴,光华使节暂驰驱。比年郡邑多疲俗,今日朝廷用老儒。
固有风声镇媮薄,何妨膏泽慰焦枯。公馀且尽登临兴,严召终难缓走趋。
观劈石
篮舆远冒西山色,宛转羊肠踏寒碧。岩涯深处屡腾声,何事晴云多霹雳。
寻声迤逦过枯林,始见群工劈山石。斧斤锋刃奚足云,铁楔纵横乃为力。
随文察理以段致,大或寻常小盈尺。心冥手应出自然,不啻庖丁操騞砉。
问其勤苦将胡为,驱车运致希酬直。牛山濯濯罹采伐,萌蘖悄如无夜息。
此山遭值甚牛山,攻击何年可终极。石顽人智其奈何,智巧反为天地贼。
闻岩起至以诗先寄 其二
公来税鞅且盘桓,山国萧条正早寒。虽缺鸾弦翻妙曲,聊凭蚁酒助清欢。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三
百丈江流万仞山,一车方往一车还。若教说著邯郸梦,都在胡卢掩口间。
想庐山三首 其二
访水寻山好已迂,胜游难必果何如。二林咫尺还淹兴,空读匡庐易览书。
鸡人峰
石室前头一片春,天然形象附嶙峋。山家况味无晨夕,安用鸡人赋此身。
减字木兰花(惜春词)
和长道候使者宿龙窟见寄
幽寺傍□□□□,□□昂藏顶翠螺。县尹候迎车暂□,田氓观□□□□。
潭间水黑应龙卧,松表风清独鹤过。□□□□□□我,萧斋倚柱祗长歌。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一 琅邪山
晋王曾此隐,释子住何年。泉石无今古,图经有后先。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二
行年
简夫丈昔遗老杜别集而骧以外集当之久而亡去近承多本因以诗请
凌晨马上得惠诗再次元韵 其二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三
和宇文伯修侍郎会中和堂二首 其二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三 大历井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一
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
舍绮霞阁五首呈石丈职方 其四 蕉径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一 宿云亭
得董都官书因为寄四首 其四
又和来篇
太守孙叔康下车
咏八仙 爬背
过笠泽三贤堂诗三首 其二 季鹰
减字木兰花(水仙花)
又和九日有怀见寄
和闻新制间岁贡士
暮春对景书怀
和蒋颖叔重山馆留题
吴六合道原席上
再和孙正甫音字韵呈舍人
遇黄志仁
减字木兰花(望仙词)
和盛中叔侍郎斋宿唱酬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十 胡芦沼
途中寄县斋诸士子
和见贻
再咏黄石榴花二首 其一
谢公永惠荔枝
城固道中先寄 其一
咏唐史 韦见素
和叔康首夏书怀五首 其一
忆梅二首 其二
待拒霜开一首
咏唐史 韦坚
洛阳春(丁香花)
和邓舍人读之罘碑二十韵
将至登州
赋牡丹黄齑
坐中闻击鼓殴傩声戏联数韵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二
丛山堂
和董都官登城南楼
送曹子方
减字木兰花(劝饮词)
和子方夜过卧云庵绝句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三 茶岭
晓霁归邑
介亭二十韵呈杭守祖龙图
又用花字为即席
和朱尉示亲老生日
上睦州刘工部 其一
谢岩起寄凤团茶
过法宁僧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