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秋入群峰气象清,朝阳才过到金精。胜游却向尘劳得,此日清怀慰此行。
陪胡公弈棋
区区席末侍枯棋,臆计苍黄胆欲飞。制胜固难施小智,冥行多是触沈机。
狂谋殊愧千无得,锐气何劳十即围。贱子衄归深自庆,袛裯荣带老人辉。
过龙洞
晓过龙洞口,秋雨寒江急。㸐炬撒星飞,随江光熠熠。
危阁势凌空,履滑难择涩。特特马蹄声,谷虚良易入。
祇恐惊神怪,轰雷起蟠蛰。岂不念怀安,自公忘岌岌。
和孙世则著作新年见寄 其一
不奉清谭一纪馀,相期情分愈于初。数篇秀句锋谁敌,累幅华笺手自书。
芸省联曹虽喜共,萍江制邑独惭疏。如君才术当超卓,安见飞黄困守闾。
送周开祖赴阙引对
君繇雁荡解官时,我亦琅邪受代归。邂逅亦乡方道旧,逡巡行舸又成违。
十年离合都如梦,千里冲蒙勿自欷。况是枫庭将奏课,好摅奇蕴动恩辉。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 其一
德业高千古,忧勤尽九年。捲帘将复辟,弛卫忽登仙。
饮泣均中外,流恩在幅员。春风低挽唱,幽咽厚陵边。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四 梅溪
清影笼寒水,幽香逐晚风。和羹人已远,溪上自芳丛。
画舫泛春偶联一绝
近郭风光日日新,城头溪上互寻春。欲知昨日篮舆客,便是今朝画舫人。
咏唐史 苏世长
披香殿上叹隋君,校猎营閒劝十旬。莫谓口忠心则诈,如何胶禄不言人。
游武夷山二首 其一
一溪秋水碧溶溶,逆掉扁舟溯晚风。卧看峰峦耸奇势,心疑造化炫殊功。
宾云曲断笙箫远,机石苔荒组织空。仙理冥冥难究诘,抽簪归隐羡刘公。
偶疾未平不得预龙蟠之游辄成诗以迓还旆
小城春物已阑珊,病肺朝来强自宽。疲苶未堪随骥尾,高明空想到龙蟠。
日烘栏楯花枝卧,风滚阶除柳絮团。索笔题诗待回驭,肯将尘语累清欢。
和社日小饮
挑菜佳辰过夕醺,又逢春社举清樽。不为归遗东方态,且对韶妍一醉昏。
咏唐史 房琯
蜀途赴难忠虽固,车战亡师咎已深。天子未归京未复,不知何暇有琴心。
石鏊
石鏊久已传,往还迷所自。下马诘亭卒,指以水之涘。
徐行即其旁,执钁俟我至。问其将胡为,云此久埋秘。
泥沙亦易发,应手可立致。逡巡肆挥举,两鏊露精粹。
青如碧琅玕,光莹非琢治。圆模出自然,小大羌有贰。
石根不可穷,名鏊乃以类。象物固其偶,芜没良可喟。
傥非以名求,何以见珍异。顾我乏高才,为诗强标识。
元正二日小宴呈席客
二日新年半月春,朝来小雨破轻尘。依稀来雪梅枝老,彷佛笼金柳色匀。
投隙会并宜勉强,转头光景祇逡巡。不应万点花飞后,方许伤多酒入唇。
登科 其一
先世曾誇尺五天,后来苗裔独萧然。可怜三十三年内,科第唯吾父子传。
过法宁僧舍
积阴卷尽见朝阳,更入云林古道场。疏旷襟怀终久在,暂离簿领已清狂。
避雨大明寺
去时骤雨忽兼风,歇马曾留此寺中。今日来归复如此,始知事有偶然同。
遇黄志仁
舟楫逢迎涪水滨,久违应讶鬓霜新。按廉虽共相望阔,邂逅于斯两喜钧。
对舣晴沙旗影动,交谈寒夜烛花春。迟明又向东西去,回首沧江雾色匀。
离石室
九十阳春兴已酬,登山穿谷尽清幽。閒田不是无多让,故遣尘劳作胜游。
和晚晴书事
圆荷贴水翠钱稀,风掠馀花片片飞。细雨有情容易歇,青春无系等閒归。
楼头晚鼓牵声远,海上云山乱点微。坐喜民田见丰兆,幅巾谈笑对残晖。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讯鞫有閒呈德夫
和刘公仪郎中对雪
又用花字为即席
和邓温伯内翰九月七日约游北高峰
倒用前韵
和岁除
晓霁归邑
又和灯夕见寄
送浦大会甫赴榆次
再用前韵和孙正甫所示
和李世美见寄兼送推官宰彭泽
寄橘柚
咏八仙 爬背
洛阳春(丁香花)
和念祖
吴大夫挽词二首 其二
师子峰
和宝严阁
陪吉守范淳元观玉虚观灵芝席上口占
小雪后牡丹号朝天红者开于县宅西圃
辞劝饮
和因观罩鱼斫鲙 其一
宿坛石驿六首 其四
和颜长道见寄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三
赋酴醾短歌少留行旆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二 清风亭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二
石都讲仲谟挽辞二首 其一
和刘公舒题步云亭
城固道中先寄 其一
题虎峰真师壁
迎亲来毕幼妹之嫁久雨稽阻思望而作一首
石匮阁
和陶掾同登晓亭
次夕宿省再用前韵呈同舍
又和告成寺
州宅牡丹盛开蒙剪栏中奇品见赠仍属为短歌于席上
和樱桃花开帐
送张公度之官南安
董公肃都官被命倅南海以当分符之寄南归道中贶书因以诗为寄一首
权东阳既久求归武川上守倅 沈倅
行县坐野馆食次得所贶手墨兼惠雀鲊兔馔因以鄙句驰谢
宿缙云僧舍一首
游金精回书朝阳岩观壁
又和彦常试院即事 其三
呈郭奉议明叔
邓左丞开府挽词
玉枕驿
谢朱伯英遗诗
赋新笋
和公仪索和诗
寿安县君挽词一首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致政胡郎中生日
呈户部李尚书二首 其二
送潘簿还侍下
再回前韵
咏唐史 李揆
乾元节口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