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韦骧
百尺城头雪月间,城楼更向碧霄干。优游野步来危坐,彷佛仙踪在广寒。
幽致独为中夜赏,清辉分与近邻看。瑶台十二传佳句,潇洒高情岂易阑。
咏唐史 郭子仪
凌烟阁上中兴后,勋德光全属令公。鱼辈也知深用力,其如谦巽悟宸衷。
再和张从道 邻垣
官舍相依吾二家,碧山之麓水之涯。祇知閒暇交谈屑,不觉逡巡改岁华。
坐喜良农得麰麦,行闻异俗贡毡砂。衔杯且尽兵厨酿,安用呼儿索五花。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六 盘石磴
盘石以为磴,萦纡上翠岑。披云瞩佳境,适此慰登临。
和温伯道旧见寄
忆随星骑按胶东,屡说馀杭气象雄。今日共为乡里庆,看公双拥旆旌红。
回环山水仙壶外,高下楼台画幅中。剩把豪篇传美概,免教清话又成空。
同文馆试上舍和同事孔彦常学士即事
笔阵收锋考战文,喧喧车马隔重门。心矜力学求之密,目到雄辞气不昏。
美宝辨来三献惬,雕虫屏尽六经尊。囊封奏号须明发,吉梦应先彻九阍。
咏唐史 张中令
金镜文高压万珍,开元宠遇号知人。范阳奏日言如用,安得西蒙蜀道尘。
大行皇帝挽辞二首 其二
检玉将封岱,遗弓已上仙。新陵崇永裕,旧节罢同天。
哀仗愁云外,悲笳惨月边。攀髯臣子恨,万泪欲成川。
咏唐史 戴至德
神翰飞英纪至贤,谓如舟楫济洪源。偷名岂学刘仁轨,专向朝堂卖主恩。
送浦大会甫赴榆次
平生落落多豪气,万里区区赴冷官。今日送君非故闬,一樽为我尽情欢。
解舟吴浦江云重,策马并门塞雪寒。富贵功名行孰禦,古来新沐必弹冠。
南园正月二十三日见牡丹因剪分送而公舒太守以诗为报遂次来韵
上元八日冒轻寒,剪送南园两牡丹。为我果能兴绝唱,知君不作等閒看。
香馀雕槛春犹浅,咏入华笺墨未乾。更说僧坊曾寄植,纵观须待解征鞍。
摆绣鸡 其一
异质本难驯,金笼摆绣频。文华真出类,舒卷速如神。
怒角双枝翠,垂緌九叶新。燕堂春昼永,注目屡逡巡。
下山复题二首 其二
宛转松蹊入五峰,更临危阁半晴空。山花鸟语皆真趣,谁是韬光傲世翁。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四 梅溪
清影笼寒水,幽香逐晚风。和羹人已远,溪上自芳丛。
行县坐野馆食次得所贶手墨兼惠雀鲊兔馔因以鄙句驰谢
清江雀鲊冠江南,罝兔鲜腴美可参。旅食寻常疑指动,铃斋方丈忽分甘。
行庖饤饾珍非八,下箸矜持嗅必三。知味便知公意重,属餍宁以小人贪。
傲亭
峨然危构冠山巅,以傲名亭傲可贤。不与世人论是否,谁能来此卧云烟。
送章少卿赴阙
老成风迹蔼中朝,威惠南边久已劳。三节召归方汲汲,列城怀恋尚嗷嗷。
郊原雨止车尘少,霄汉云空旆影高。太上定嗟相见晚,伫闻秋觐拜恩褒。
又和道中书事奉怀
同日分携去,先期掉鞅回。驰情随道远,残岁怯春催。
客舍惊新柳,山城叹落梅。佳篇慰翘望,还驭过王台。
减字木兰花(止贪词)
和潘通甫陈贴港道中作
飞空恨乏王乔舄,拥弊几如晏子裘。兴利略行田际港,冒寒仍上海边楼。
草埋古迹存荒垒,云漏阳光见远洲。不独区区祗吏役,又随轩旆作清游。
按水旱之灾将毕呈叔康太守
使符星火急,骑马遍郊原。水旱生灵瘁,朝廷惠泽存。
纵横来履亩,高下必分村。诉牒秋云积,批毫墨电奔。
岂无忧岁计,何敢隘君恩。不许胥徒欬,宁从仆驭繁。
恐惊民室困,愁蹴路尘翻。县令非能此,邦侯预戒言。
流离乌忍去,恺悌莫轻论。辄代疲氓手,为诗谢戟门。
韦骧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八月二十四日州牡丹
和通甫道中先寄
忠州木莲花二绝 其一
和潘倅通甫游狼山寺三首 其二
过千金怀陆刚叔许顾道
琅邪三十二咏 其二十七 了了堂
过法宁僧舍
龟峰 其二
再用前韵和孙正甫所示
宣赦回马上口占
贾庆甫示山中梅诗因继成
洞庭即事 其二
坐中闻击鼓殴傩声戏联数韵
又和仲远答锐长老二首 其二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陪吉守范淳元观玉虚观灵芝席上口占
咏唐史 柳浑
寄明守刘公仪
巴陵讯囚所居附岳阳楼前 其二
咏八仙 鼓琴
琅邪三十二咏 其十 石流渠
和唐韦相国盛山十二咏 其三 茶岭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三
谢岩起惠支颐二首 其一
答颜长道见寄
姑熟州宅后泛舟清饮
和晚晴书事
再用前韵为感春喜会二首酬德夫 其一
三盘阁
与世美奉诏旨分督决狱甲戌判袂之武阳壬午还宿中兴寺而得世美自延 ...
凌晨马上得惠诗再次元韵 其二
咏唐史 契苾何力
陪秋叔游幽谷即席赋一川花
安远道中
螗啼岭
和凌霄花
宿灵岩 其一
扫蒙亭
中书张侍郎生日
再和答篇
和宇文伯修侍郎会中和堂二首 其一
和正闰晦日
次韵社日且以善谑
幽谷回口占呈和叔内翰
宿坛石驿六首 其四
思侍
和久中闻笛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 其二
和岁节见招城上閒步
戏呈吴伯固同年
咏唐史 韦坚
和久雨
和庭橘
又题僧壁即事
和龚簿同辨金剑源
步云亭
次韵和陈图南见喜权金部
云台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