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魏学洢
海上拾凫毛,陆离三丈长。岂不洵文采,对之神色怆。
繁华少年子,三五自成行。铜驼且流血,金谷且流觞。
为我问广武,天道何茫茫。剑解穿壁飞,不解斩河阳。
和陶饮酒 其八
松性本孤介,落落有奇姿。万木凋西风,孑然耸高枝。
何如茂林中,举俗忘其奇。披霜秀孤岭,松亦何乐为。
叹昔风前花,狂荡不可羁。
茅檐杂诗 其一
只在尘寰内,居然径独迂。此君疏类我,石丈老于儒。
候雨迎鸠妇,栽花薙鼠姑。客来深自慰,知有浊醪无。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 ...
岁岁饥驱出,惯于僮仆亲。幸闻帝都近,频有往来人。
拟古仍古韵 其十五
谁为不死人,怀此终日忧。来日当大难,今日且行游。
行游须及时,古语恒如兹。口尔身不然,留为今人嗤。
今古更相笑,逝者无还期。
归鸦 其八
拟将秃笔露槎枒,一扫寒林百只鸦。哑哑扫声凄月色,苍苍疏影缀霜花。
横铺乱簇难成字,冷水孤村着处家。枝重露浓清夜永,渐看檐角起朝霞。
拟古仍古韵 其九
脉脉当户绣,不知双泪滋。人谓石莲苦,未解潜相思。
莲成娇欲泣,泪落还渍之。持此长悠悠,芳菲复几时。
波白连天远,登高伤客情。来朝刍马处,西北暮云青。
和陶饮酒 其三
志士有奇怀,何为翳吾情。吾身如聚沫,所宝匪荣名。
但问寓世间,奚以了一生。秋风陨枯叶,慄慄心自惊。
时驶不我待,淹留欲何成。
读史述 其十六 诸葛亮
受托诚不易,知人良独难。南阳虽子房,谁为酂与韩。
将相兼簿书,心中多苦酸。十出九空归,一身亦凋残。
为君歌梁父,中夜发长叹。
家书 其一
时事纷纷不可诘,孤忠耿耿徒离忧。国人忠愤柙中兕,之子却怜堂下牛。
黄发廿年浪引领,青山万古仍含羞。弹章三上累胆落,夙志不遂差堪酬。
茅檐杂诗 其二
吾庐何所托,芳草蓼花西。幻岂渔郎路,悠然樵父溪。
落英行处拾,佳句半无题。莎径时来往,苔深茆屋低。
读史述 其二十八 乐陵王妃
淫风扇齐梁,遗事供唾骂。读至乐陵妃,忽然涕盈把。
可怜乐陵别,握手泪潺潺。带玦割相赠,此去何时还。
郎留壁花白,郎去池水殷。恨恨肠寸绝,玦莫留人间。
天乎如有情,玦当化为环。
拟古仍古韵 其十
静夜思妇泣,自言秦川女。岁晏凄无俦,寒川伴机杼。
荡子归不归,涟涟涕如雨。钩帘望明月,明月上几许。
清光知我心,伫立无一语。
读史述 其十三 田畴
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
拟古仍古韵 其五
华山千馀仞,夹柏青云齐。枝枝遥相盖,馀云覆琼阶。
上有双鸳鸯,达曙酸且悲。行者问闾里,云是焦仲妻。
前车勿驰驱,驻马且徘徊。援琴谱清曲,曲罢声转哀。
可怜被逼迫,重伤相见稀。生前痛离别,死后徒双飞。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 其十
匪我关心极,其如期逝何。日偏归路短,愁与客程多。
稚弟几回望,亲朋数遍过。度来应咫尺,尊酒共婆娑。
奔流去不息,离愁方未央。江南望江北,烟里见垂杨。
散愁 其一
冬意绝萧瑟,楼头日日阴。愆期雪不至,无厌雨偏淫。
展恨频看史,凝愁独拥衾。自知人性后,惆怅到于今。
读史述 其二十九 贺若敦
丈夫营四海,守口当如㼶。漫掉三寸舌,焉保七尺躯。
贺若大将才,功灭身亦俱。快锥刺儿舌,儿舌血模糊。
快口刺人心,憯毒过矛殳。感兹酸楚言,三复还长吁。
拟古仍古韵 其十三
行役出北门,怅然见新墓。朴樕集归乌,荒榛翳村路。
生人尽黄土,有晨终有暮。死者梦已觉,生者懵未寤。
落落初栽柏,泠泠泫残露。金帐苟不死,我亦图自固。
百年饲蝼蚁,古来有长度。行乐惟富贵,先为行乐误。
亮彼墓中人,当年曾纨裤。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120篇诗文
别蒋季
招钱彦林仲芳兄弟饮
读史述 其二十六 刘裕
读史述 其二十二 殷浩
读史杂述 其五
拟古仍古韵 其十四
和陶饮酒 其六
拟古仍古韵 其三
宿荻秋庵水阁 其二
拟古仍古韵 其六
读史杂述 其九
读史述 其十 朱晖
拟古仍古韵 其七
田父述 其二
又赋得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宜之
赋得客帐梦封侯
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
拟古仍古韵 其十六
读史述 其二十七 颜延之
读史杂述 其七
归鸦 其六
简钱彦林谋阻唐宜之金陵之行 其二
惜哉行 其二
读史述 其十一 李文姬
归鸦 其一
核舟记
家书 其二
和陶饮酒 其七
往枫溪看梅经梅花道人弟园址
赠子玄
和陶饮酒 其十
读史述 其十五 周瑜
读史述 其二十 荀崧女灌
拟古仍古韵 其八
读史杂述 其八
归鸦 其三
读史述 其五 伍员
读史杂述 其十三
读史述 其四 屈平
和陶饮酒 其十四
代简答友人问舟
放歌赠程子长
归鸦 其七
拟古仍古韵 其十二
归鸦 其四
病中喜沈子玄仲操兄弟见过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