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魏学洢
归鸟呜呜傍晚回,暮林萧瑟自徘徊。孤飞觅伴声偏急,缓调无腔意更哀。
秦女停梭无限恨,何郎困狱可怜才。夜阑似谱乌栖曲,月白星稀冷画台。
家书 其二
尽言上苑多芳草,数去谁者蕙与兰。素性恰并鸥社狎,人间何意蚕丛难。
天生一副岩林骨,赢作数年冷淡官。稚子候门日已久,老人归来且加餐。
简钱彦林谋阻唐宜之金陵之行 其二
不惜相随日数回,武塘曾见几人来。君逢好友邀吾共,吾有奇怀向友开。
此去倘离香树圃,何年同住藕花隈。天雄归骑行将近,留策应须细细裁。
读史述 其十二 阮籍
当年竹林中,步兵尽高妙。登山赋英雄,恸哭兼长啸。
却令两竖子,代我解人诮。此中深意存,醒人那能料。
吾有数斗酒,垒块可堪浇。
读史杂述 其九
时危保七尺,恬淡颇有馀。志扶大厦倾,那得屏人居。
岌岌宋鼎折,扛者须贲诸。袁刘两骲箭,射堋安得除。
青青石城月,夜夜石城闾。黄
读史述 其十三 田畴
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
读史述 其十 朱晖
我乃踽凉人,好谭快心事。文季年十三,倜傥露奇气。
睨璧绐少府,片言重把臂。公叔济长河,望风走污吏。
读此浮大白,五斗不成醉。
拟古仍古韵 其十五
谁为不死人,怀此终日忧。来日当大难,今日且行游。
行游须及时,古语恒如兹。口尔身不然,留为今人嗤。
今古更相笑,逝者无还期。
野鸽 其一
野鸽莫飞去,离群真可哀。重来劳梦想,临别苦徘徊。
多此一时聚,翻令两地悲。未能遽留汝,问汝几时回。
题茅檐
几度移屋陋巷,兹来倍笑污洼。短槛蜗涎倍曲,颓檐蠹篆槎枒。
门许故人题鸟,壁容稚弟涂鸦。饮酒谁共一斗,读书差羡五车。
春月怀人薜荔,秋风吹梦蒹葭。无榻堪留孺子,有蔬颇类茅家。
霜后老农饷蟹,雨前诗客携茶。矮菊浸浸彭泽,盆荷小小若耶。
未得山栖聊尔,倘云市隐非邪。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 ...
时序属春深,世序属岁暮。相将了蠹编,同访桃花渡。
读史述 其二十八 乐陵王妃
淫风扇齐梁,遗事供唾骂。读至乐陵妃,忽然涕盈把。
可怜乐陵别,握手泪潺潺。带玦割相赠,此去何时还。
郎留壁花白,郎去池水殷。恨恨肠寸绝,玦莫留人间。
天乎如有情,玦当化为环。
读史述 其二十七 颜延之
颜彪酒之狂,俭德类知道。超然繁华外,落拓自为好。
沉饮匪荒宴,春郊卧芳草。千秋两步兵,孤怀恣倾倒。
谢家艳芙蕖,秋深竟枯槁。
拟古仍古韵 其六
未别视别轻,别时太草草。恨我非晨风,送君桑乾道。
天长路曼曼,江空水浩浩。花落悲鸟啼,身与秋风老。
波白连天远,登高伤客情。来朝刍马处,西北暮云青。
读史述 其二十六 刘裕
一夫驱千人,寄奴天下奇。新洲射长蛇,没羽血淋漓。
青衣双
读史述 其十四 庞德公
庞翁襄阳人,不识襄阳县。躬耕有馀暇,支颐玩时变。
鹿门漾春风,吹落桃花片。区区一角天,儿辈已足办。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 其四
马首苦风霜,遥知忆故乡。日高墙角煖,酿熟瓮头香。
岁暮情相昵,初归味倍长。如何困修阻,劳我别离肠。
读史述 其二十五 王猛
景略敬仲匹,西北千群空。观其驭邓
拟古仍古韵 其八
春风媚佳节,同游之之阿。何用相赠遗,下之摘女萝。
女萝非有私,赠遗颇相宜。托根北之侧,施蔓南之陂。
但存缠绵意,不怨相逢迟。怯怯爱春华,及时愿扬辉。
既邀眄睐荣,甘同秋草萎。同床而各梦,缱绻空尔为。
读史述 其一 侯生
翩翩信陵君,夷门拔奇士。白手搏强秦,缓急莫堪使。
一策虎符飞,再策铁锤起。杀气入邯郸,秦军无坚垒。
此时夷门客,长笑送公子。头颅留谢人,事完身足死。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120篇诗文
读史述 其七 张良
读史述 其三 鲁仲连
田父述 其一
田父述 其二
读史杂述 其十一
读史述 其五 伍员
拟古仍古韵 其十一
幽径 其一
读史述 其十五 周瑜
读史述 其八 苏武
归鸦 其七
前重九一日送宜之之金陵 其二
拟古仍古韵 其十四
拟古仍古韵 其十
拟古仍古韵 其四
读史述 其十七 孙嵩
归鸦 其三
读史述 其二十九 贺若敦
读史述 其十九 祖逖
读史述 其四 屈平
读史杂述 其十
拟古仍古韵 其十三
往枫溪看梅经梅花道人弟园址
宿荻秋庵水阁 其一
读史杂述 其一
惜哉行 其二
和陶饮酒 其十一
宿荻秋庵水阁 其二
和陶饮酒 其三
读史杂述 其八
九日同严知章澹如兄弟游茶磨山和周颐和诗叟
代简答友人问舟
惜哉行 其一
读史述 其十八 刘琨
归鸦 其一
拟古仍古韵 其二
放歌赠程子长
读史述 其十一 李文姬
拟古仍古韵 其十六
拟古仍古韵 其十七
散愁 其二
拟古仍古韵 其一
核舟记
寿叶绳毅先生
读史杂述 其六
又赋得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宜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