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翠玉楼观雪

翠玉楼观雪

宋代 文天祥

矫矫临清泚,蒙蒙认翠微。
绨春生客袖,铁冷上戎衣。
柳眼惊何老,梅花觉半肥。
新来有公事,白战破重围。

诗人文天祥的古诗

出巷难

宋代 文天祥

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
天假汉儿灯一炬,旁人只道是官行。

哭尹玉

宋代 文天祥

团练濠州庙赣川,官其二子赐良田。
西台捕逐多亡将,还有焚黄到墓前。

冬晴

宋代 文天祥

北国天寒少,南方地气来。
年光如箭去,世事正轮回。
可怪新祈雪,相思久别梅。
夜阑灯坐暗,独自拨残灰。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宋代 文天祥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已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蒨。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和萧秋屋韵

宋代 文天祥

芦花作雪照波流,黄叶声中一半秋。
明月婵娟千里梦,扁一汗漫五湖游。
星辰活动惊歌笑,风露轻寒敌拍浮。
赢得年年清赏处,山河全影入金瓯。

送曹大著知广德军

宋代 文天祥

暂屈瀛州客,来临汭水民。
山川归史记,岳牧属词人。
馆舍朋簪旧,都门祖帐新。
儒林官可纪,何止吏称循。

行府之败第七十四

宋代 文天祥

翠盖蒙尘飞,仗钺奋忠烈。
千秋沧海南,事与云水白。

寄题琴高台

宋代 文天祥

泾水绀水深,古有神人潛。
灵鲔煦春藻,微波漾幽澜。
朝岑翳长岚,暮汛暖苍烟。
回首宋康王,子今定何年。
飞仙山高迈,遗踪落清渊。
至今空山夜,泠泠琴上弦。
西瞻晻霭中,霞光辉远天。
何当驾长风,一睨泾水涟。

相陈宜中第十六

宋代 文天祥

苍生起谢安,翠华拥吴岳。
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轴弱。

赣州再赠

宋代 文天祥

此别重逢又几时,赠君此是第三诗。
众人皆醉从教酒,独我无争且看棋。
凡事谁能随物竞,此心只要有天知。
自知自有天知得,切莫逢人说项斯。

又呈中斋 其二

宋代 文天祥

万里论心晚,相看慰乱离。丹成俄已化,璧碎尚无缁。

禾黍西原梦,川原落日悲。斯文今已矣,来世以为期。

入狱第一百

宋代 文天祥

天黑闭春院,今如置中兔。
人间夜寥阒,永日不可暮。

生日和谢爱山长句

宋代 文天祥

寓形落落大块间,嘘吸一气自往还。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自局促甘囚山。
昔年此日作初度,宾客如云剧欢舞。
今年避影却闭门,捧觞自寿白头母。
故人忆我自远来,虹光满袖生琼瑰。
一杯相属慰岑寂,使我发笑愁颜开。
簸扬且听箕张口,丈夫壮气须冲斗。
夜阑拂剑碧光寒,握手相期出云表。

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

宋代 文天祥

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
识破此条贯,八九分地位。
赵岐图寿藏,杜牧拟墓志。
祭文潜自撰,荷锸伶常醉。
此等蜕浮生,见解已不易。
齐物逍遥游,大抵蒙庄意,圣门有大法,学者必孔自。
知生未了了,未到知死地。
原始则返终,终始本一致。
后来得西铭,精蕴发洙泗。
吾体天地塞,吾气天地帅。
一节非践形,终身莫继志。
舜功禹顾养,参全颖锡类。
伯奇令无违,申生恭不贰。
圣贤当其生,无日不惴惴。
彼岂不大观,何苦勤兴寐。
吾顺苟不亏,吾宁始无愧。
人而有所忝,旷达未足智。
卓哉居士翁,方心不姿媚。
蒙谗以去国,七年无怨怼。
风雨三间茅,松楸接苍翠。
斯丘亦乐哉,未老先位置。
宇宙如许大,岂以为敝屣。
当其归去来,致命聊自遂。
天之生贤才,初意岂无为。
民胞物同与,何莫非己累。
君方仕于朝,名高贵所萃。
乾坤父母身,方来日川至。
西铭一篇书,顺事为大义。
请君观我生,姑置末四字。

怀则堂实堂

宋代 文天祥

白头北使驾双鞯,沙阔天长泪晓烟。
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思方将军

宋代 文天祥

始兴溪子下江淮,曾为东南再造来。
如虎如熊今固在,将军何处上金台。

第一百八十五

宋代 文天祥

萧条四海内,慷慨有馀悲。
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

宋代 文天祥

卧听风雷叱,天官赦小臣。
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
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
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

送曹倅岩山官满归里

宋代 文天祥

春陵光霁落苍苔,葛水神仙立翠槐。
万里云霞麒骥路,三立风月凤凰台。
兴同老子复不浅,歌曰先生归去来。
庾岭梅花开渐遍,一枝就与寄蓬莱。

怀旧第一百六

宋代 文天祥

天寒昏无日,故乡不可思。
访旧半为鬼,惨惨中肠悲。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6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