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

宋代 文同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

诗人文同的古诗

子骏运使八咏堂·竹轩

宋代 文同

此景绝可爱,丛筠挺修竿。
侵帘复映幌,悴影何檀乐。
霜威忌晚秀,雨气矜晴寒。
每向极静时,幽禽发清弹。
自无车马尘,飞来泊琅玕。
宜遣老铃下,日日申平安。

遣兴效乐天

宋代 文同

君莫学杨虞卿奉李宗闵,宗闵权势岂能久。
君莫学刘栖楚附李逢吉,逢吉禄位宁长守。
虽然一时身暂好,其奈千古名常丑。
丈夫读书要知道,所信不笃被其诱。
大张富贵作罗网,愚者纷纷以身就。
左缠右绕不可脱,诛竄还当逐其后。
君不见虞卿须遇李固言,君不见栖楚终遭韦处厚。
一朝摧折灵气尽,龙如蛇兮虎如狗。
劝君圣贤术内好潜心,劝君邪佞党中休入手。
岂不知潞州处士田佐时,唤与美官嫌不受。

和子山种花 其二

宋代 文同

碾薄䄩圆粉色匀,一枝寒艳恼青春。晓来带雨四厢下,恰似蓬莱见太真。

郡斋水阁闲书·莲子

宋代 文同

绿实填房未满,黄茸绕壳方开。
为问因谁劝酒,一时齐侧金杯。

江上主人

宋代 文同

客路逢江国,人家占画图。
青林随远岸,白水满平湖。
鱼小犹论尺,鸥轻欲问铢。
何时遂休去,来此伴潜夫。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提葫芦

宋代 文同

花开已堪镜,半绿卷如杯。
谁为回风力,清香满面来。

守居园池杂题·北园

宋代 文同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
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

守居园池杂题·过溪亭

宋代 文同

小彴过清溪,有亭才四柱。
地僻少人行,翩翩下鸥鹭。

王昭君 其一

宋代 文同

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续青城山四咏 其一 昭庆观

宋代 文同

琳崖盘玉霄,彩翠接步武。云霞不可画,泉石固难谱。

神幢逾百寻,帝辙历万古。灵瀑谁与穷,长飞六时雨。

寒蜩

宋代 文同

山月满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鸣更多。
大都时节使如此,止尔不得将奈何。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 ...

宋代 文同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鄠上怀古

宋代 文同

未晓南山去,从禽夜不归。
凡行多少地,十二所更长。

守居园池杂题·涵虚亭

宋代 文同

石磴抱城回,入竹见虚槛。
前望佳景多,倚筇聊此暂。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水亭

宋代 文同

寒溜日涓涓,索纡小槛前。
不知明月下,谁与弄潺湲。

郡斋水阁闲书·亭馆

宋代 文同

亭馆翛翛度日,园林寂寂经春。
且遮新笋夸客,莫扫残花闷人。

张骞冢祠

宋代 文同

中梁山麓汉水滨,路侧有墓高嶙峋。
丛祠蓊蔚蔽野雾,榜曰博望侯之神。
当年宝币走绝域,此日鸡豚邀小民。
君不见武帝甘心事远略,靡坏财力由斯人。

寄纪禅师

宋代 文同

自笑尘中游宦客,长输林下坐禅僧。
水田百亩一区宅,归老城南何日能。

兴元府园亭杂咏·凝云榭

宋代 文同

朝云南山吐,暮云北山翕。
来往高榭中,留者颇堆积。
坐客如久之,去须襟袖湿。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 其四 月岩斋

宋代 文同

月为太阴精,石亦月之类。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既名物乃入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

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

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

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才成未就知何限。

石有不才者,往往其卵毈。灵媪弃置不复惜,任人取去为珍玩。

佳者留之待天取,藏满库楼千万许。彦瞻博物天下称更无,定不以予之说为寱语。

予恐世人不知嵩丘岩洞中,中有八万二千修月户。

其人所食尽玉屑,昔有王生见之满襆提斤斧。应是当年灵鹫山,直自天竺飞落西湖前。

其上有石妊月月已满,此人朅来就彼剜剔归上天。

所以此石拆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50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