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同
冬晚书事
守居园池杂题·湖桥
阆州东园十咏·药栏
宿隆平精舍
送柳才佥判蔡州
前溪独游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
郡斋水阁闲书·莲子
石左藏挽诗二首 其二
昔年陪宴上岷台,一听新歌一举杯。此会如今嗟已矣,拟将何调寄馀哀。
正月八日峡中新花
崔觐诗
崔觐者高士,梁州城固人。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一日召奴婢,尽以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为我陈。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山南郑馀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本觐之比邻。文宗时上书,召见蒙咨询。
荐觐有高行,用可追至淳。诏授起居郎,褒斜走蒲轮。
辞疾不肯至,高风概秋旻。我昨过其县,裴回想芳尘。
访问诸故老,寂无祠与坟。斯人久不竞,薄夫何由敦。
此县汉唐时,诸公扬清芬。刻诗子坚庙,来者期不泯。
临汉亭
危亭俯绝岸,汉水望天表。遥源泻金穴,高浪灌朱鸟。
纡馀转荆楚,万里合浩渺。谁知嶓冢下,悸然如带小。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拖白练
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
伐枯株
层崖垂空石壁牢,上有大木百丈高。古荔有身裹铁甲,顽姜满腹铺金毛。
空根老蟒露拥肿,曲蘖怪
子骏运使八咏堂 其六 山斋
职事凡少休,馀复不经眼。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
遥怀寄浩荡,静想萦
和仲蒙夜坐
莫扫花
弄珠宁春日闲望
玉峰园避暑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推官惠李庶子鄂州篆字
郡斋水阁闲书·车轩
守居园池杂题·金橙径
吴李坚甫中舍
芹叹
郡斋水阁闲书·衰后
兴元府园亭杂咏·山堂
守居园池杂题·蓼屿
五里三滩
阆州东园十咏·清风台
兴元府园亭杂咏 垂萝径
运判南园瞻民阁
下金鸡山
金桃
夜思寄苏子平秘丞
遣兴三首
兴元府园亭杂咏·四照亭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
读杨山人诗
大慈交师演古轩
中梁山寺
送张郭二秀才赴举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三 天隐洞
霜柏亭试墨
晚至村家
杨山人草堂
江上主人
送李坚甫中舍奉使还阙
师厚还朝
守居园池杂题·横湖
贺陈基载重阳日
郡斋水阁闲书·再赠鹭鸶
寄成都赵资政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
依韵和子瞻游孤山
阆州东园十咏 其二 清风台
呈里中诸友
静庵
王昭君 其一
宿东山村舍
寄成都监库石屯田远叔
大热
和陈基载大雨
守居园池杂题 溪光亭
兴元府园亭杂咏·武陵轩
兴元府园亭杂咏·甚美堂
邓隐老木寒牛
阆州东园十咏·锦屏阁
揖山阁
寄永兴吴龙图给事
送坚甫同年
送郭方叔南充簿
守居园池杂题·寒芦港
冤妇行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和杨仲轲春难度 其一
送韩震都官监渭州酒韩近悼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