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自斜谷第一堰泝舟上观石门两岸奇峰最为佳绝

宋代 文同

北风吹云落寒水,逆波刺船行五里。
层峦夹空抱丛石,万剑侧脊翠烟起。
草木枝叶自殊别,禽虫羽毛亦奇诡。
安得鸡冠数棱田,便可诛茅此居止。

诗人文同的古诗

将至陇城县

宋代 文同

数日山林间,嵬眼复倾耳。
烦襟一以换,飘倾方外士。
今朝出谷口,已觉俗虑起。
可惜身上衣,斑斑遂尘滓。
回首林下游,何年赤松子。

送韩震都官监渭州酒韩近悼亡

宋代 文同

士师每失官,未始有忧愠。园吏既丧妇,何尝复嗟愤。

二子道义胜,一与天理顺。之人乃其徒,心迹两相近。

区区赴穷塞,而使卖官酝。胸中浩然者,俗口不得问。

好军此开府,遇士以恩信。若访禦戎策,请为讲三阵。

东谷沿小涧回木丛蔚中有圆潭爱之久坐书所见

宋代 文同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回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彦思示望南山诗因答

宋代 文同

余于岐雍间,屡走官道上。
终南百里近,不得迂马访。
徒常饮双眼,引首旦夕望。
群峦突天起,气势颇豪王。
余名爱山者,所见亦无量。
嵩华最魁杰,诗之岂曾让。
至此觉才弱,不敢辄名状。
世谓秦土强,舍是孰为壮。
彦思奇伟士,雅志同所尚。
近自山中来,满幅以诗贶。
凡是山胜绝,钩罥付心匠。
驱联以大语,句度实奔放。
豁若展图画,压纸千万嶂。
读之未云彻,早自肝胆丧。
试欲效其说,无迹可依傍。
坐见山所有,已若一携杖。
何当俯清渭,解带濯尘坱。
掉手入岩俗,琴樽乐幽旷。
浩漭八极大,冥心恣飘飏。
此意殊未谐,临风一悽怆。

张林宗司勲挽诗三首

宋代 文同

候骑排弓箙,牙门换戟衣。
使麾方报入,神柩已云归。
关吏惊来往,乡人叹是非。
生平幽石在,谁为刻珠玑。

霹地

宋代 文同

君不见,前时忽疑天地坼,万里一声晴霹地。彼某氏者尔何人,敢自欺诬被诛磔。

子烂华容神火燎,父碎梓潼灵䃸劈。惟震与曜今晓然,谁对君亲肆奸逆。

高槐

宋代 文同

高槐夹前除,合荫卷若洞,
交柯载宿雨,压地翠色重。
青虫暖自挂,黄鸟晴辄哢。
枕簟傲炎风,为君高兴动。

还友人诗卷

宋代 文同

作诗所患格不高,君今已和诗中格。
吾乡风物最清丽,君向其间作诗客。
定余绝景在幽深,更欲烦君用刀尺。

又送刘著作

宋代 文同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
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
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
好须图善政,能为作诗传。

夏日翠漪堂

宋代 文同

湖水碧溶溶,寒漪四望通。龟鱼游浩渺,凫鹜下虚空。

爽气吟窗外,清光钓艇中。一襟时自快,多谢北轩风。

师鲁推官惠甘蔗戏谢

宋代 文同

满节甘滋渗齿寒,醍醐谁与酿琅玕。
不知佳境何时入,试似前人取倒餐。

乞画雁寄泾州毋使君

宋代 文同

寒影乱翻奉岭月,晚行高处陇山云。
回中有客能传雁,异日从公乞一群。

莫折花

宋代 文同

莫折花,花好亦自喜。
勿谓花无言,请以君心酌花意。
君容待花转丰艳,花枝因君愈憔悴。
莫折花,任花飞落地。
但对春风倚芳树,长遣香英伴君醉。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连点七

宋代 文同

翩翩彼珍禽,金羽耀寒日。
飞落滩上冰,对人连点七。

新晴事溪树阴洒然鉴景成韵

宋代 文同

雨后溪水急,晴光郁如浮。
高林放繁阴,黮黮幢盖稠。
麦熟桑椹好,撩乱黄栗留。
咿咿动新蜩,呴呴啼乳鸠。
晚策贪静境,缓带成独游。
照影俯回渊,濯足临漫流。
愿言怀世虑,逐此萧洒休。
定知今夕梦,不作尘土忧。

和仲蒙石龙涡

宋代 文同

群冈压泾湄,于此聚众首。
其间石屋露,远众若呀口。
林端蹑絙上,却入势愈斗。
围空竖古壁,阔可百人受。
洪钟谁倒仰,巨瓮忽侧剖。
层岩寒泉飞,绝巘怪树走。
阴风喜复怒,野雾吞且呕。
晴岚逼衣襟,欲住不得久。
尝闻耕者说,自昔藏蚴蟉。
当年救旱事,有记刻不朽。
近岁灵恐歇,百祷无一偶。
至今闾里人,不复来奠酒。

寒蜩

宋代 文同

山月满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鸣更多。
大都时节使如此,止尔不得将奈何。

登邠州城楼

宋代 文同

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剑州东园

宋代 文同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两岸宇云先向日,一林花木暗藏春。
溪明夜阁轩窗月,风断晴桥井邑尘。
好酒满樽诗满轴,主人曾不倦行人。

依韵和图南五首·浥牛相别呈诚之

宋代 文同

出门相与望横参,露浥幧头冷逼簪。
驿在浥堆随涧远,路经铜冶入烟深。
过桥住马应回首,上岭闻猿想动心。
胜事莫过文酒乐,此时销得各沉吟。
文同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5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