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彦博
邺下才名同七子,六年开幕得嘉宾。屈从年水投馀刃,合去甘泉作从臣。
素以潘阳敦信睦,仍于洛孟卜仁邻。士元骥足难羁绊,即见康衢势绝尘。
致政仲损工部哀词 其二
金兰取友务端良,仲损于余极久长。蚤岁倾怀论管鲍,晚年脩好结潘阳。
人琴忽起芝焚叹,箫鼓俄随薤挽伤。不到寝门亲一恸,临风老泪独浪浪。
诗寄相州侍中韩魏公
鼎邑从来事足誇,冰台近岁景尤嘉。天平峰秀堪图画,昼锦堂高可宴衙。
新表门闾通德里,旧栽桃李相君家。仍闻降志相希慕,林下时乘洛样车。
题龙潭寺
古寺依青障,高轩俯碧潭。山僧如有待,先扫侍中庵。
行及白马寺捧留守相公康国韩公手翰且云名园例惜好花以俟同赏因成 ...
去岁曾吟怨别诗,今春醉赏又参差。洛城虽是归来晚,趁得姚黄正发时。
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塔耸对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
西归日琼林苑赐宴即席
窃禄叨荣四纪馀,退思侥倖亦无如。趋朝再睹新宫省,解绂还归旧里庐。
报国丹心明皎皎,恋轩疲足去徐徐。群公尽出都门祖,盛事光于汉二疏。
春日湖上偶作 其二
岸帻长吟坐钓矶,花香漠漠柳依依。夕阳湖面光如鉴,风送虚舟自在归。
古寺清秋日 其三
古寺清秋日,登楼拥鼻吟。微凉生柰苑,轻吹动香林。
窗外萤飞火,篱边菊散金。静弹流水曲,何处有知音。
古寺清秋日 其五
古寺清秋日,含毫凭小楼。雨微滋石藓,烟淡落霜楸。
紫燕休巢幕,苍鹰已下韝。闲倾浮蚁酎,时典鹔鹴裘。
和人留题华清宫温泉
玉唾神游接汉京,朝元金碧照天明。香波元斗龙原润,炎液深涵雁甃清。
狎猎乱光浮藻井,穹隆长影浸彫楹。圣皇勤俭无西豫,辇路经春烟草平。
诗答郓州分司李待制许中春宠访
念昔多闻友,于今四纪强。滞才君绊骥,叨命我循墙。
二月芳期近,三台淑景长。东郊望飞盖,原隰有辉光。
仆射侍中
上相寻芳驻画轮,华貂玉节耀松筠。二南雅丽音盈耳,八体遒妍妙入神。
鲁壁再传科斗字,稽山长咏永和春。小园从此增光价,一室荧煌照乘珍。
熙宁癸丑季冬十有三日某被旨谢雪于济祠已事与秘书监
昔览传心法,知公素学禅。今游化成寺,使我复思贤。
大舍倾高产,多生结胜缘。人琴虽已矣,松菊尚依然。
宝地侵苍藓,巍峰柱碧天。撮衣书久失,砻石像犹全。
境寂遗尘虑,僧闲足昼眠。欲归情恋恋,缓辔出燕川。
提刑司封垂访郡斋会于湖上道旧为乐兼贶雅章辄成四十言以答来惠
昔忝西州牧,驱车经剑门。见君新凿沼,延我共开樽。
治岸依山麓,疏泉透树根。鸭湖今日会,往事喜重论。
和公仪游太华
山水清音步步随,谢家歌舞岂须携。深游雾市身应润,直上莲峰路不迷。
细草舒茵承蜡屐,长松倾盖护云梯。岩隈灵药皆堪采,采得盈箱亦自提。
致政仲损张工部询及孟酝之味因寄数器副以小诗
醽渌如渑味似饴,朝回何必典春衣。序宾留饮觞无算,速父供甘羜更肥。
不惜郫筒令远寄,惟忧辽豕得深讥。小家曲糵君谙在,莫使邯郸枉见围。
宫保相公
平淮伐潞皆殊绩,靖乱夷凶著往编。今以薄才叨重任,改将微效觊前贤。
人惭肖象求商野,德谢非熊起渭川。惟有安昌念高第,雅章称述爱彭宣。
又读平泉花木记 其二
竹树环青嶂,楼台生碧烟。珍奇穷四海,景象冠三川。
上党夷凶日,太和归国年。此时能勇退,应遂老平泉。
即事偶书
世道逢消长,人情徇爱憎。光华如石火,明灭似风灯。
巢幕堪忧燕,垂天不羡鹏。危心戒行险,视履益兢兢。
令弟坚官满归京偶成四十言代书寄判武学顾学士略资一噱
多年判武学,未改旧官衔。有意将投阁,无人为解骖。
师资尽韬略,况味极齑盐。闻说鲈鱼好,归心风满帆。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239篇诗文
蒙顶茶
东溪奉送景仁内翰归东都 其二
依韵谢运使陈虞部生日惠双鹤灵寿杖 其三
送秘书刘监归嵩阳隐居 其二
奉陪伯温中散程伯康朝议司马君从大夫席于所居小园作同甲会
送益利路承受梁供奉回京
驾经略太尉相公 其二
暑中书事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纪留守相公
金宿楼望月呈仲通司封 其一
问栝
英宗皇帝挽词 其三
中书宿斋偶作 其一
承伯寿大蓬惠书寄大小钵囊花并语及敝居松下石上之饮因成二小诗 ...
再和留守相公继示雅章
忆红楼
题伊叟庵 其一
次韵留守相公同游龙门
诏开礼闱偶作呈诸友
送昌黎先生归秦亭
和致政张
留守相公宠示喜雨雅章曲有推借谨抒鄙意上答
初曙
和公仪重到隐厅偶书绝句
司马温公挽词 其四
与之珍朝议 其三
和致政侍郎
送果州李推官赴阙
送刘推官归冶源栖真馆
游岳寺
故尚书懿敏王公挽词
诗寄龙门宝应寺證大师
承惠梨栗前诗止及梨今并及之荒词喧黯又增战栗
梅公仪见寄寄亭鹤一只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 其五
运使兵部以某驰想林泉拙诗言志荐承属和曲有褒嘉今复致谢
西都留守宣徽
阅史有感
游花市示之珍
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三
金宿楼望月呈仲通司封 其二
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并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
楚正议 其二
题韩溪诗 其二
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一
送知府给事赴阙
题韩溪诗 其四
太尉韩国文忠富公哀词 其三
绿绮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一
映山红·遂请後
题高平公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二
赠会稽尊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