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文彦博
净居高出四禅天,更对伊嵩辟广轩。塔耸对花依鹫岭,舟浮一叶上龙门。
云藏古木当危槛,风递疏钟过远村。我有草堂南涧口,一回西望一销魂。
玩月吟寄友人 其一
桂魄腾车朱户深,琐寮珠箔夜沉沉。慵听北里吹竽燕,闲倚南楼拥鼻吟。
玉宇暗销红烛影,银床斜转碧桐阴。金瓶剩贮程乡酒,留待龙交满满斟。
致政中散荀龙连惠三篇俯光衰老辄亦
郢楼高唱丽阳春,重叠三章妙入神。席上纵欢殊不倦,樽前道旧转相亲。
故交共是休闲客,令子今为辅弼人。河内仙居颇优逸,风流雅尚有谁伦。
题纪太尉庙
死节古来虽有矣,大都死节少如公。惟图救主重围内,不惮焚身烈焰中。
龙准有因方脱祸,猴冠无计复争雄。如何置酒咸阳会,只说萧何第一功。
尚书令魏国忠宪韩公挽词 其三
三朝光辅致升平,九叙咸熙入颂声。独运鸿钧成大业,亲扶英主继重明。
圣贤自昔推同德,忠献于今重易名。清庙已闻从配飨,哀荣不独在佳城。
英宗皇帝挽词 其二
厥初丕命集,咸庆长君贤。恭俭敦尧德,忧勤损舜年。
象耕苍野地,龙御鼎湖天。帝锡宣英号,鸿休耀信编。
题史馆兵部傅君草堂
羡君济上墅,胜概不可名。泉石与松竹,声影交相清。
周墙数百堵,版筑皆亲营。箕尾出南极,直对茅轩明。
陶庐自爱乐,蒋径堪逢迎。但恐赤松子,到此难忘情。
拾却留侯伴,从吾林下行。
和梅公仪待制 宿西溪寺
地占莲华麓,溪环鹫岭巅。密林含细籁,巍刹照清涟。
独赏宁妨醉,幽吟定废眠。支郎谙雅尚,扫榻就潺湲。
诗寄相州侍中韩魏公
鼎邑从来事足誇,冰台近岁景尤嘉。天平峰秀堪图画,昼锦堂高可宴衙。
新表门闾通德里,旧栽桃李相君家。仍闻降志相希慕,林下时乘洛样车。
奉陪伯温中散程伯康朝议司马君从大夫席于所居小园作同甲会
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是园同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
清谈亹亹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题中山郎中华严川墅
城南风物胜,最胜是华严。谢墅偏幽寂,颜郎此退潜。
流泉清绕砌,列岫翠当檐。更爱村桥畔,杨花扑酒帘。
致政仲损工部哀词
自昔朋游今五纪,断金连璧附英翘。学通经史蒙三益,心类松筠见久要。
白首郎潜甘寂寞,清时吏隐甚逍遥。年逾九九诚无慊,惟叹人亡与道消。
湖上独酌
尽日观鱼坐水边,悠然独酌望青山。樽前解下渊明帢,起就东奚濯腻颜。
即事偶书
世道逢消长,人情徇爱憎。光华如石火,明灭似风灯。
巢幕堪忧燕,垂天不羡鹏。危心戒行险,视履益兢兢。
运使兵部见采拙诗四沐继和唱者已竭而答者无穷内省小巫敢当大敌既 ...
引玉才三唱,投珠已四吟。一钧皆协律,六义尽同心。
巨浸倾无竭,洪钟叩有音。鼓行君正勇,怯者原闻金。
送郭屯田牧涪陵
涪陵古群接青台,巴俗频思叔度来。鱼竹俗分天顾息,星轺初动隼旟开。
一麾暂辍含香职,双笔犹淹视草才。伫听陜棠民颂洽,紫泥对诏下蓬莱。
题伊叟庵 其一
斯干室上上方北,岩伴自为伊叟庵。每到庵中须熟寝,觉来惟共老僧谈。
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
微物达诚方愧极,雅章流惠见情深。野夫自是甘芹味,国老何尝靳玉音。
伸纸恣窥蓝肆宝,登函频作洛生吟。辞清墨妙真双绝,韫椟传家励子孙。
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于李氏园池偶作
洛浦林塘春暮时,暂同游赏莫相违。风光不要人传语,一任花前尽醉归。
和张峣秀才勉弟之什
棣萼联华继昔贤,素园游想已多年。方观薮凤翱千仞,将见床鸾上九天。
宽诏已闻求泛驾,盛时休忆赋归田。来春定中穿杨箭,好约抽毫玉陛前。
次韵答平凉龙图王谏议
凛然威望詟西戎,十万貔貅节制中。从古藩垣谋帅重,于今诗礼得才雄。
勤归定是推优赏,静胜由来保上功。不独韦平称世美,缁衣兼咏武桓公。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239篇诗文
游史馆张大卿致政李少卿史馆傅兵部济上郊园
和副枢蔡谏议植山芋
送浦
和副枢蔡谏议赠副枢吴谏议谢惠新宅杂花之什
仆射侍中
再和留守相公继示雅章
题韩溪诗 其三
送刘推官归冶源栖真馆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二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二
运使兵部以某驰想林泉拙诗言志荐承属和曲有褒嘉今复致谢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景仁内翰
忆红楼
映山红·遂请後
送果州李推官赴阙
题韩溪诗 其二
某以端居多暇怀洛成诗伏蒙运使兵部俯垂属和拙诗伸谢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外计苏度支示古铜器形制甚雅辄书五十六字还之
与之珍朝议 其三
玉梁
和友人春日即事
游岳寺
送昌黎先生归秦亭
寄太原韩太尉
端午日招诸公于敝园为角黍之会独尧夫不至因成小诗奉呈用资一笑
将赴大名奉寄西都留守王宣徽
又读平泉花木记 其一
和致政侍郎
中书令鲁国宣靖鲁公挽词 其二
追和
和副枢吴谏议寄题广化寺东轩
留守相公宠赐雅章召赴东楼真率
宫保相公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 其五
尚书令魏国忠宪韩公挽词 其二
雨中湖上绯桃盛开舟子维缆于树因书二十八言
某天圣四年叨充乡赋明道二年夏假副车于本郡今年夏忝外计于本道寔 ...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一
问石楠
依韵和答文裕群牧侍郎
登广化阁
提举刘司封监牧张职方咏酴醾诗皆以微文形于善谑辄成累句奉呈聊用 ...
古寺清秋日 其三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 其二
承惠鳜白鱼蛤蜊仍以佳章见示并深珍感辄依来韵奉和且申致谢之意 ...
答庞相家园虽陋春物向荣日冀相车时枉游览未蒙宠降承贶佳章谨次严 ...
送顺师赴积庆院寂照庵结夏
中书宿斋偶作 其一
提刑司封垂访郡斋会于湖上道旧为乐兼贶雅章辄成四十言以答来惠
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
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熙宁丙辰十一月二十八日安正堂喜雪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