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公仪见寄华亭鹤一只

梅公仪见寄华亭鹤一只

宋代 文彦博

子真仙裔富高情,远寄仙禽至洛城。昔向华亭常警露,今来缑岭伴吹笙。

稻粱犹忆嘉禾美,竹树应怜履道清。已遣吾家伊水墅,旋营莎荐似咸京。

诗人文彦博的古诗

宣仁圣烈皇太后挽词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老臣八十惭尸素,挂了貂冠归洛阳。芝诏了临优眷注,蒲轮促起预平章。

重辞禁幄犹如昨,今迓灵舆益自伤。勉策衰羸来巩固,临风洒泪厚陵傍。

故相国元宪宋公挽词 其三

宋代 文彦博

名遂营身退,高风近古稀。台司脱屣去,空土挂冠归。

仁寿宜难老,朝阳叹易晞。宸篇学丘祷,恩耀贲泉扉。

近以蜀物寄献复以雅章为报辄课芜音仰酬来贶

宋代 文彦博

微物达诚方愧极,雅章流惠见情深。野夫自是甘芹味,国老何尝靳玉音。

伸纸恣窥蓝肆宝,登函频作洛生吟。辞清墨妙真双绝,韫椟传家励子孙。

濮安懿王夫人挽词 其一

宋代 文彦博

令淑王藩表,恩荣代邸尊。笃生为圣嗣,善述在神孙。

吉兆凭崧麓,真归傃濮园。宾天虽日远,国本自灵源。

送知府给事赴阙

宋代 文彦博

紞如惊晓鼓,仙旆戒晨兴。万臂攀朱毂,千兵拥绿縢。

归途非杳邈,高步即严凝。竹马光前迹,蒲鞭掩旧称。

睿襟思启沃,宸扆伫疑丞。舆论方盈耳,佥谋尽伏膺。

公乎调大鼎,皇矣赉良肱。属吏垂三异,微才仅五能。

梁园暂未至,燕馆愧先登。北海难充荐,西曹久见矜。

顽金虽自况,巧冶欲谁凭。深结君轩恋,翻思附骥蝇。

题郭熙画樵夫渡水扇

宋代 文彦博

浅水深山一径通,樵夫涉水出林中。可怜画笔多情思,写在霜纨一扇风。

再到积庆坟庄即事偶成 其一

宋代 文彦博

不到伊川八九年,重来风物尽依然。惊回来梦鸣皋鹤,洗净尘襟漱玉泉。

绿筱侵阶当蕙帐,苍霞满目对松阡。天怜老懒优深处,罢听晨鸡彻晓眠。

雨后游华严川马上作

宋代 文彦博

雨后城南路,无泥未有尘。因观曲江树,更忆杏园春。

草色遥侵水,山光翠逼人。劭农兼访古,揽辔缓朱轮。

某再获谢事归老洛师留守相公

宋代 文彦博

二圣恩深念老臣,许从休退乐伊滨。重观景物皆尘迹,喜见居留是故人。

林下放怀无检束,樽前道旧长精神。公难久作东田伴,却作黄枢秉化钧。

近以洛花寄献斋阁蒙赐诗五绝褒借今辄成五篇以答来贶 其五

宋代 文彦博

后园不见栽桃李,旧尹无能可自知。从使当时曾手植,经今十载亦凋衰。

王太师挽词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去春解组遂西征,曾辱都门出饯行。席上诗成光退迹,樽中酒满叙离情。

经年方叹音容隔,此日俄惊柱石倾。羸老不能亲引绋,临风洒泪湿襟缨。

尧夫惠簟

宋代 文彦博

使指及门传惠赐,蕲春薤叶水纹寒。相君鼎意多兼济,欲使炎天老者安。

行及白马寺捧留守相公康国韩公手翰且云名园例惜好花以俟同赏因成 ...

宋代 文彦博

去岁曾吟怨别诗,今春醉赏又参差。洛城虽是归来晚,趁得姚黄正发时。

留守相公和提举端明作三寿公字韵诗辄继前韵 自述并谢留守相公

宋代 文彦博

千载亲逢圣,三槐位忝公。周行簉鹓鹭,渭水愧罴熊。

致主曾无术,康时岂有功。台文形雅咏,褒假过优隆。

送胡秀才归绛台

宋代 文彦博

飘飘词赋已还邛,法牖推贤继祖风。缓颊且惊仪舌在,只轮休叹阮途穷。

伫观振翼迁乔木,忍学栖衡嗜晚菘。楚宝定须三献遇,肯教烦岁泣如虹。

再酬富公一绝

宋代 文彦博

洛下衣冠今最盛,当年尚齿礼容优。惟公福寿并勋德,合是人间第一流。

机宜职方见示三月十八日游船场见许公亭诗追惟文靖公之旧迹辄成四 ...

宋代 文彦博

文靖居留日,于兹事胜游。春塘虽有草,夜壑已无舟。

召伯昔所憩,魏人今再脩。不缘从众乐,争忍过西州。

赠自然表白大师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紫府仙人每驭飙,朝游三岛暮三茅。他年内史功成后,愿结山阴世外交。

慈圣皇太后挽词 其二

宋代 文彦博

圣孝攀慈范,神游冀少留。重明缘积庆,阴德在贻谋。

制服从恩重,因山变礼优。白云何处去,雪涕望嵩丘。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一

宋代 文彦博

莫逆论交司马丈,君心知我我知君。同谋同道殊无间,一死一生今遂分。

八十衰翁如槁木,一千馀日是残曛。前途若有相逢处,尚以英灵解世纷。

文彦博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23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