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风雨疏蓬共不眠,可怜此志在希贤。谁能万一朱夫子,林范何劳远接联。
题凤桥书屋
众理森严尽在书,朝经暮史志何如。须将万事皆依理,先圣前贤定不迂。
南康舟中
满怀今古怅悠悠,举目江山尽胜游。华发又堪来几度,可无新句咏清秋。
饶氏东阁
香南山上侨居日,金凤桥西小憩时。虚阁明窗清昼永,云笺留字更留诗。
赠四老归进贤
花县仁风日念兹,黄眉冲雪到茅茨。予攸好德何能尔,信是人人共此彝。
题临江寺
霜蹄轻捷快晴光,古寺时耽野趣长。乘兴不知沙径永,题诗人在水云乡。
万石渡舟中
抄书曾作豫章行,记得扁舟夜此停。异日重来头尽雪,不堪惆怅忆平生。
次娄家洲
翱翔艺苑少年时,曾听吾伊忘渴饥。他日橘林洲上馆,华颠惆怅旧题诗。
留赠湖田万氏 其一
病违佳约卧柴荆,虚辱衣冠事远迎。绿酒喜陪今夕话,又将迂阔渎高听。
宿大岭铺
荡石亭前风雨来,敲门大岭夜深开。家人想见悬思久,沿道归期日日催。
同诸孙出村观雪景
尘窗黄卷日埋头,时唤诸孙度雪桥。极目长村云渐薄,几多寒馁望青霄。
寄题戴氏水竹居
胜日来良朋,相招出茅屋。壮观穷名山,所历清心目。
山人白云端,苍翠罗脩竹。鹤发笑相逢,坐谈此君熟。
苔径递幽阴,轩楹净如玉。尘虑蝉已蜕,道心露新沐。
主宾偶一契,题诗惬素欲。徘徊话别迟,夤缘看未足。
归卧梅窗云,馀兴犹可掬。何当载酒来,重寻咏淇澳。
宿黄城艾氏
借得银鞍冒雨行,投装仍访旧门生。时逢相识绵绵话,总是乡关故国情。
宿北泽庙
当年歇雨暂栖迟,千里琴书适楚时。此日重经来问宿,双峰对罢夜谈诗。
墙下对淮山独坐
徐步閒来藉草吟,淮山面面感人深。若为飞度晴岚表,一览中原畅夙心。
种湖比邻相劳
结伴归时正快哉,娟娟新月照吟怀。慇勤更辱邻舟问,何日重过故里来。
游霓旌亭
一历青云眼倍明,群峰联络自天成。迟回磐石忘归去,谁共斜晖俯仰情。
东坑幽谷
东坑有幽谷,邈尔浮云端。阴林白日静,石溜寒潺潺。
苍苔人迹罕,好鸟时绵蛮。我游日心醉,閒谣澹忘还。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四
夙昔闻太华,耸拔何其尊。未遑游汗漫,流传少陵君。
群峰无远近,环立皆儿孙。何当脱尘鞅,胜览跻青云。
舟近豫章
双橹和鸣莫景横,相将喜见豫章城。病躯粗健何妨老,随处高歌颂太平。
晓枕偶成
戊寅此日吟淮水,辛巳今朝病故园。时序暗随生纪换,寸心依旧五云边。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苏州绝句次唐诗韵 其二
自得亭即事
寄上饶汪秀才郡中诸俊彦
客夜述怀
又偶成
游南坑冈
别考亭书院
天使曹侯枉顾金石台
宿樟镇灵峰寺
舟中小立
忆前年今日
重宿九莲寺
写家书后作寄璿子 其一
宿曰让宅
题齐原岭凉亭
病中口占授瑞康宁寿
牧后坊
发崇安
题耕乐轩
奉陪判簿刘侯登皇华亭
宿石桥宗人家
教诸孙诵诗
周文娄谅徐綖棹舟远迓
重宿连樊桥胥氏
陆大参宅
诸生助移大门诗以劳焉
除夜次唐诗韵
写家书后作寄璿子 其二
贺吴营元氏驻节亭成
狭原道中
奉寄族叔父仲学先生
题弋阳吴茂宰双白轩
题戈氏玉溪书阁
鄱阳舟中伤九韶
戊寅此日
东窗独坐有怀先友秦庄仲纶
铅山道中 其三
大浪滩
又柬伯逊
题周氏竹陂
渔阳口追次辛丑岁诗韵
小憩游顿寺
发磨刀口
柬黄季恒
拟钱塘怀古 其一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二
晓枕感怀
橙
发渐岭
次槎江
济宁南城驿
宿吕家壕先陇右畔李宅
书郑伉卷子毕偶成
访杨德全致政归
题樟溪书屋
武城对月
月夜忆友人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三
次嘉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