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吴当
柳外郊墟旧战场,寒芜秋燐暮云黄。渐看三月莺花里,陌上新苗陇上桑。
述感十五首 其十二
福极频移柄,明良久失图。匠材违矩度,博局转枭卢。
宝鼎宗周器,玄圭大禹谟。万方俱有间,九贡近来无。
湖西罗受可作梅月图赠予北行赋此报之
青山湖上去,白云湖上住。草屋八九间,梅花两三树。
年年许客看花开,花下携琴载酒来。对花把酒唤鹤舞,酒酣落月尚衔杯。
黄昏疏影横斜好,更取生绢拈笔扫。高情能画胜能吟,风雪荒寒忆郊岛。
我来不值花开时,骑马独从湖外归。上阳密露春如海,祗有东家蝴蝶飞。
自然亭
盘结松萝覆顶青,云山四面作帏屏。秋风棋局无人看,夜月琴声有鹤听。
次韵答萧性渊巡检
官舍连脩竹,春旗映远山。宦情江海外,剑气斗牛间。
田野无巡逻,渔樵有往还。万方逢盛治,弓马更清閒。
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为太常院使礼部尚书新其堂构各有名扁为赋三题 ...
飞花如席拂庐低,不辨行踪径已迷。竟夕有书分户映,几年无榻见岩栖。
秦关拥道难容马,汉节禁寒尚牧羝。曾忆钓蓑归旧隐,洞天高与白云齐。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二
缅焉兴怀,古道是式。惟心之宜,至当有则。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二
金鸭香分石鼎茶,日长宫署寂无哗。庭前草树皆生意,壁上丹青有岁华。
禁直夜凉初赐被,讲筵秋近又宣麻。神光郁郁冲牛斗,河汉层阴莫漫遮。
王继学赋柳枝词十首书于省壁至正十有三年扈跸滦阳左司诸公同追次 ...
绿阴芳草思凄凄,六宫传蜡煖烟迷。沙堤不种隋家树,谁忆曲中乌夜啼。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三
宫车调得马蹄匀,细草轻风不动尘。织成翠羽垂珠幕,缕就黄金结绣茵。
闵姜公硕
窃据窥神器,人心事事非。每闻优诏下,无复报音归。
虎穴宁容饰,龙韬未息机。小臣徒溅血,不得沃天衣。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八
绳绳厥承,忠厚之教。庶其绍之,以食斯报。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三
其止维何,朝弦莫歌。道其问学,弗辟弗颇。
送陈道士奉香归四明
暖烟芳草路迢迢,又送天香下九霄。洞口桃花春欲笑,山头桂树晚难招。
麻姑酒榼藏丹室,徐福楼船驾海潮。何日乘桴远相问,讵应无地老渔樵。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三
鱼轩戾止,兄弟具在。执礼循循,百福攸介。
与同馆戏续前韵 其六
未踏猖狂举世傩,长安紫陌望铜驼。陶公门外犹存菊,严子滩前不解蓑。
长生院作寿 其一
蓬莱云气合从龙,肠断关山几万重。水落城空山未晓,长生院里鼓逢逢。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五
哺乌在林,遗我好音。起处攸宁,式慰母心。
九日江楼分韵赋采字
江上秋风多,客里时序改。嘉菊空满目,幽香为谁采。
江楼对西山,物景颇潇洒。山云寒冉冉,汀树晴蔼蔼。
何以慰今朝,浊醪向邻买。野馔在盘餐,梨栗杂醯醢。
眷兹二三友,被服盛兰茝。举盏送飞鸿,翩翩望沧海。
赠淮安屯府从事
长淮木落正纷纷,从事衔书逐雁群。八月江寒鱼似玉,列屯秋净稻如云。
除夕有感 其一
渔竿长在楚天涯,龙节虚随汉使槎。世路风尘迷杞棘,故园烟雨忆桑麻。
两行泪对椒盘酒,一树春生蜡炬花。人事乡书俱寂寞,不堪江上鼓频挝。
吴当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310篇诗文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
远客
阳九
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蓬轩
彭城守春旱祷雨
李节妇田氏 其一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 其一 玉溪桥
顺存堂
赠日本诗僧
战士
看云亭为慈溪匡上人赋
游西湖承天寺赠月潭上人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九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 其四
送李伯微山东廉使赋华不注峰
李节妇田氏 其四
年雨堂
送达天山融州大守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一
衡山春游图
浔阳舟中三首 其三
予有京师之役十月三日诸君子祖饯章江门行舟阻南征军士未发对景书 ...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五
杨公明徐志可贻诗次韵荅之 其二
送桂道士
丑月六日见迫趋升抗论力争复絷于小舟龙开河口累夕惊风怒涛中六日 ...
至日和仲宝大学士韵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一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一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四
咸阳王功德诗 其六
脩省斋诗 其四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六
寄题周炼师云台真馆
赠墨工侯务本次虞学士韵 其一
十六日舁床入城
送蜀士赴潮阳巡检
相疑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九
集义斋诗为太行高氏作 其六
咏怀旧隐十五首 其十五
与同馆戏续前韵 其八
咸阳王功德诗 其四
归舟江涨
史指挥作堂学傍名泮邻
次韵归途示友
送吴景尹游嵩岱兼寄尚元素刘道源
致亭诗 其二
浔阳舟中三首 其一
谩成 其四
黄隐士相过次韵
望柴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