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吴当
江汉风尘里,关河日月傍。乍疑音问阔,顿觉羽书忙。
献赋垂归橐,销魂逐去樯。朝缨漫羁束,何计濯沧浪。
连旬大雪 其一
瘦骨棱层病未安,江天风雪夜漫漫。布衾铁石浑无寐,难得梅花入梦看。
明良诗 其二
天戈攸指,罔不率俾。忠武之才,雄特瑰伟。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二
雄虎之台,郁郁丘土。其伏未耀,本干深固。
送归彦温河西宪使
阳关东出接西凉,皂盖朱轓陇路长。五郡人烟无堡塞,千村部落有牛羊。
休屠庭远曾归汉,都尉城荒尚护羌。四海舆图真浑一,祗将声教答时康。
明良诗 其九
翼翼厥明,终始典学。陈善责难,世臣攸托。
高氏新构大行书院
嵯峨大行东,陵麓正延广。池河发芳滋,耕凿乐膏壤。
之子慎素履,义路思独往。黉宫宅幽贞,神宇肃弘敞。
空翠在庭户,嘉木日以长。荐豆不违矩,奠席歘来享。
童冠列春服,歌弦发清响。古学贵得师,景行属高仰。
车马远可致,山水良足赏。焉得挂朝衣,为尔息尘鞅。
段应奉湖山旧隐
临平湖边秋阁小,古木幽篁通窅窕。云间木照落渔帆,江上馀霞送飞鸟。
蒹葭苍苍月满矶,何日西风一棹归。诗成沽酒切鲈脍,坐见山水涵清辉。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三
许国心犹壮,驰书路更长。物情移白黑,士气转苍黄。
郡邑风烟里,衣冠日月傍。共谁清海岳,持以报君王。
王继学赋柳枝词十首书于省壁至正十有三年扈跸滦阳左司诸公同追次 ...
貂帽驼裘休叹侬,从官车骑莫从容。柳花飞尽雪花起,才见西风又似冬。
赤壁赋画图
水落江潭月满汀,秋光一色漾空青。长歌窈窕吹箫者,祗许飞来白鹤听。
致亭诗 其三
顾瞻周行,玄邈奚绪。曷其致之,惟圣有矩。我车既坚,我马孔阜。
无远弗至,式谷尔御。
送王都事度海入京 其四
当宁资贤辅,持危巩圣图。万邦通禹贡,九德协皋谟。
师出宜无敌,城降戒不屠。老臣空有策,何计彻神都。
先子讲道濂溪书院今四十馀年 其三
春雨黄精似玉
子月午日壬子夜半雷雨
客愁随日度,寒律向东排。黎庶干戈暴,苍天号令乖。
江雷宵送雨,山雾晓生霾。安得氛埃净,春光接泰阶。
次韵寄友 其一
旸谷东飞陆海灰,灵杓北顾帝车回。波涛寒涌江间月,草木春移地底雷。
九奏钧天犹梦乐,十洲弱水不胜杯。山楼笳鼓时时急,晏岁冰霜日日催。
琴鹤双清亭
结亭绝嚣尘,窈窕北堂东。新竹雨满林,老堂云半空。
开轩纳归鹤,据石理丝桐。昔贤尚高洁,以此随行踪。
尔祖罄遐思,坚贞副深衷。锡谥既有尚,素心谅能同。
水木托本源,芳润信无穷。大雅继宏响,遗书满庭中。
工歌赞前勋,述德宁有终。何时戒仙驭,抚席聆仙风。
烽烟
烽烟寒转急,丧乱岁难休。野老无家别,遗畦尽力求。
关河多骑气,江海自渔舟。世事由天运,何须涕泗流。
寿宁堂诗为冀宁耿氏作 其五
哺乌在林,遗我好音。起处攸宁,式慰母心。
赠日本诗僧
偶来金阙信相从,笑指扶桑浴日红。处处写诗扬海屿,时时飞锡振天风。
归云每共经函在,行橐常因酒盏空。吾道获麟惟掩涕,乘桴相问有谁同。
咸阳王功德诗 其八
我田我池,粳稌黍稷。训厥士女,污俗斯革。
吴当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310篇诗文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一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四
病中移居 其二
送达天山融州大守
达彦脩秘监号云松隐者又自作图邀予赋之
谩成 其四
凤冈隐居 其一
衡山春游图
立春日感旧 其一
恒德斋为开府明良公作 其七
述感十五首 其八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五
李节妇田氏 其五
青山绝处楼扁
讲仪
燕处会灵宫次姜步德韵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三
丛桂轩九日书怀
次赵伯友韵 其一
赠聂克敬兼简宗武
谩成 其一
送蜀士赴潮阳巡检
九日江楼分韵赋采字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七
兵交
送宣使蒋槃归寄江西省郎中颜希古 其四
玉堂公宴次周学士韵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 其六 招隐亭
咸阳王功德诗 其九
赠墨工侯务本次虞学士韵 其一
归舟湖中梦至上都
同驾
中秋对月口号 其三
寄题周炼师云台真馆
长生院作寿 其一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七
留岩峰寺 其二
次韵寄乡友 其二
竹枝词和歌韵自扈跸上都自沙岭至滦京所作 其三
大驾南归至龙虎台迎候者皆于昌平胄监岁馆旧县何氏至正九年八月监 ...
脩省斋诗 其八
送翟御史佥山北宪
杨公明徐志可贻诗次韵荅之 其二
咏归 其二
虚橐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 其七
野航亭为陈晋赋
咸阳王功德诗 其十一
送赵大本西台御史得一字
天台玉汉桥道院八咏 其一 玉溪桥
浔阳舟中三首 其二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 其五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 其八
云林亭
闵姜公硕
潘子华画上都花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