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郢中杂歌四首

郢中杂歌四首

明代 吴国伦

自是兴王地,均沾汤沐恩。
如何诸父老,斜日闭荒村。

诗人吴国伦的古诗

暮秋感怀三首 其二

明代 吴国伦

胡海惊飞檄,朝廷议徙薪。登台图騕袅,虚阁待麒麟。

急难征兵远,疮痍转饷频。共愁车马地,歌管自平津。

阳江道中

明代 吴国伦

白骨平丘陇,非关地不毛。
炊烟百里外,戍堞数峰高。
处处闻蛮鼓,时时揽佩刀。
暮穿乌石径,草树亦腥臊。

次奢香驿因咏其事

明代 吴国伦

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
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
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
西溪东流石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
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
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
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饭金鸡驿

明代 吴国伦

金鸡山头金鸡驿,空庭芳草平如席。
瘴雨蛮云天杳杳,莫怪金鸡不知晓。
问君远游将底为,脱粟之饭甘如饴。

庚戌秋纪事三首

明代 吴国伦

天威赫赫震离宫,极目郊关万室空。
整旅未申司马法,捷书频请贰师功。
玉门关险无传檄,武库兵陈已挂弓。
自是汉家饶王气,诸陵依旧朔云中。

四怀诗 其一 怀于鳞

明代 吴国伦

渭水秦关天上回,使君持节驭风雷。不妨万里无书寄,紫气常从西极来。

郢中杂歌四首 其二

明代 吴国伦

寝园三十里,嘉树郁苍苍。不有樵苏禁,谁知是帝乡。

过白厓驿(驿故阿落密地)

明代 吴国伦

箐林幽窕石巃嵸,永日驱驰辙未穷。
驿道久通滇蜀使,居人犹杂汉夷风。
厓间板屋依云架,塞外芒山入雨空。
赤水宁辞三峡远,双鱼为寄楚江东。

四怀诗 其二 怀元美

明代 吴国伦

六月提兵大海东,书生亦作万夫雄。匣中双剑无颜色,倒吸天河吐白虹。

庚戌秋纪事三首 其二

明代 吴国伦

渔阳鼙鼓动神京,大将重开细柳营。锡命时时三殿下,烽烟夜夜七陵惊。

芙蓉剑口星文乱,霹雳车前杀气横。解道《阴符》能破虏,阵云偏自竹宫生。

宗皇帝挽章 其一

明代 吴国伦

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金舆罢幸三芝馆,玉几深凭五柞宫。

遗诏普天俱朔雪,望灵何地不悲风。鼎湖自有云龙会,虚使千官泣堕弓。

饭水西驿

明代 吴国伦

相逢水西境,大半鬼为人。
鸟言难可解,卉服日以亲。
杂绘裹头锐如岳,铁距杈丫猛相剥。
掉头不应舍长呼,望见前旌乱吹角。
道傍侧目窥绣斧,将前复却舌尽吐。
驿亭跽进燕麦羹,饱食且忘行役苦。

阁鸦行

明代 吴国伦

我行深入蛮王垒,蛮兵被毳行且呼。
指点罗夷诸种落,延袤千里依皇图。
历历重栅临断浦,堑垒木樵密如堵。
刀耕余力射猎还,磔鸡赛鬼挝鞞鼓。
蜀贾无时市枸酱,汉使不复问邛杖。
枥外骄嘶筰马肥,围中醉拥僰姬唱。
阁鸦回首复巅横,连云不断如长城。
此中藏甲不知处,云是先朝霭翠营。
霭翠曾悬列侯印,翊我高皇威独震。
遥传一檄定西南,世世称藩无血刃。
岂其苗裔食故疆,金紫蝉联泽未央。
莫以弹丸夸险阻,修文天子今堂堂。

得元乘书

明代 吴国伦

已道还江县,犹然滞海门。
别来新鬼哭,书至故人存。
万死悬兵力,孤忠藉主恩。
岂无排难意,畏路不堪论。

宗皇帝挽章

明代 吴国伦

载笔曾趋供奉班,江湖犹自忆龙颜。
宫云不散神仙仗,禁月常飘玉女环。
似有飞轮驰帝座,不知遗剑在人间。
千门望幸浑无计,却恨蓬莱使未还。

流河驿晚眺

明代 吴国伦

日落湖光隐,沙寒雨气侵。长天送远目,去鸟促归心。

枫叶早霜下,芙蓉秋水深。贾帆飞树杪,渔网集亭阴。

鸥狎中流楫,鸦栖隔浦林。凉飙起高树,一为爽凡襟。

暮秋感怀三首 其一

明代 吴国伦

将相交欢日,应分圣主忧。民劳过赪尾,客策下焦头。

鼓角严深夜,山川惨暮秋。当年贾生泪,不为感淹留。

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

明代 吴国伦

咸阳天下险,洛邑天下中,潼关睥睨周西下。
君自三川历三辅,分陕经营王命同。
登车慷慨千人雄,矫若八翼凌苍穹。
左冯翊,右扶风,汉阙秦畿指顾通。
为将匣里双龙剑,掷作天边二华峰。

郢中杂歌四首

明代 吴国伦

自是兴王地,均沾汤沐恩。
如何诸父老,斜日闭荒村。

暮秋感怀三首 其三

明代 吴国伦

戚里纷丝竹,侯家盛绮罗。时艰民力尽,世赏国恩多。

驰道仍骖乘,严城向枕戈。北风吹不歇,萧瑟楚狂歌。

吴国伦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3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